[19.04]注聚驱油技术 实现油田增油上产
时间:2019-03-21 17:10
来源: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价位徘徊,采油厂利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油气采收率,稳定老区产量得到不断推广应用,注聚规模逐年扩大,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注聚开发效益提升油田注聚质量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一系列注聚驱油新技术,成为各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该技术驱油原理是在水中加入化学物质,增加水的黏度,使得水黏度接近原油的黏度。黏度比越高,驱油效果越好。
据 2007年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数据显示,油田可应用化学驱的地质储量占油田动用储量的三分之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化学驱在油田生产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该技术应用实践证明,在低油价形势下,油田注聚驱油技术产油已成为平衡油价在 50 美元 / 桶以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聚合物驱解堵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核心是研制开发出一种安全型氧化解堵剂。
该新型聚合物驱堵塞物解堵剂具有解堵效率高,腐蚀性能极小等特点。该解堵剂克服目前市场上解堵剂的不足,在胜利油田等陆地油田聚合物驱堵塞井的解堵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该新型聚合物驱堵塞物解堵剂除了陆地油田聚合物驱堵塞井的解堵应用外,还进一步研发配套符合海上油田应用的安全型氧化解堵剂,能有效满足海上油气开采对安全生产的极高要求,在根据前期室内对复合解堵剂降解聚合物类高分子进行的性能评价,并与国内多家单位研制的解堵剂性能进行对比。该技术在油藏温度条件下,降解聚合物驱中形成的堵塞物效果最好,而且对钢材腐蚀性极小,性能优异。
目前,该技术在海上油田已有应用,为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注入井和采出油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注聚区油井低阻防砂技术注聚区油井低阻防砂技术主要是通过研究降阻机理,降低防砂筛管和充填砂表面的吸附性,避免防砂层堵塞并实现长效控制,以提升注聚区油井的开发效率。注聚区转后续水驱单元,由于地层砂及地层污染物引起的地层、炮眼、环空和防砂管柱堵塞,造成油井液量下降明显,严重影响了注聚区油井的高效开发。通过理论和现场实验,低阻防砂技术对注聚区油井绕丝充填防砂具有较好地适应性,可以明显降低防砂层附加阻力,改善注聚区油井的渗流能力,提高单井产能。
截至目前, 在孤东油田应用 3 口井,上轮平均日产液 18.3 吨,日产油2.2 吨, 本轮平均日产液 33.3 吨,日产油 6.4 吨, 累计增油 637.6 吨。大泵高效提液技术该技术主要配套 Φ105 毫米大直径抽油泵,并创新设计有大直径柱塞、导向式脱接等结构,排 量 系 数 达 12.46, 充 分 满 足 5寸半小套管井眼大排量举升要求,泵效最高可达 98.5%。大泵高效提液技术一方面可以放大生产压差,释放低渗段剩余油潜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提液增油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延缓底水在区域邻井锥进,确保邻井生产稳定。相比之前的电潜泵举升,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日耗电量同比降低 60%左右,节能效果非常显著。Φ105 毫米大直径抽油泵整体结构采用“接箍外径 Φ120 毫米、长泵筒、短柱塞,并配套脱接 器” 的 设 计 原 则。
接 箍 外 径Φ120 毫米,减少接箍厚度,在保证柱塞直径的条件下缩小抽油泵的最大外径,保证抽油泵的有效提液。Φ105 毫米大直径抽油泵最薄弱处承受最大拉力 16 吨,完全能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根据抽油机的冲程和防冲距的距离设计,Φ105 毫米大直径抽油泵泵筒长度为 9.5 米,柱塞长度为1.5 米。Φ105 毫米大直径抽油泵主要由泵筒接头、泵筒、柱塞总成、 固定凡尔总成等四部分组成。其中柱塞总成包括上出油接头、游动凡尔球、游动凡尔座、柱塞、下游动凡尔罩、下游动凡尔座接头等部件。固定凡尔总成包括固定凡尔罩、固定凡尔球、固定凡尔座、固定凡尔接头等部件。对于供液充足油井的大排量提液,由于常规有杆泵提液能力受限,传统上采用潜油电泵开采工艺技术或者采用螺杆潜油电泵开采工艺技术等无杆采油工艺技术,而常规潜油电泵工艺技术存在举升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通过使用大泵高效提液技术,提升油井产量和效率。
据统计,孤东油田针对碎屑岩油藏部分井高含水 , 按照“配合措施后提液、小断块提液洗油、单井提液改变流场、注采井组提液引效”等四种模式,实施大泵提液增油措施 ,共实施 13 井次,平均单井次增油600 吨以上,累增油 8 万余吨,成为高效开发的“利器”。聚驱及后续水驱油藏防砂提液配套技术聚驱及后续水驱油藏防砂提液配套技术是胜利油田在注聚后续水驱油藏提液方面形成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为国内该类油藏提供了模板解决方案。该技术项目围绕制约该类油藏产量下降快、堵塞严重的关键因素,对聚合物解堵、全过程微粒运移控制展开了系统研究,制定了“解堵塞”——解除近井地层污染恢复地层渗透率,“防吸附”——减少地层远端微粒运移堵塞充填层,降低运移微粒吸附堵塞充填层以及最大程度释放井筒堵塞物为主导的技术路线,利用低腐蚀氧化物解堵塞技术、控压提液减少微粒运移技术、分级充填防充填层堵塞技术、高渗滤排沙生产技术等,为聚驱及后续水驱油藏提供了模板式防砂提液技术方案。该技术在胜利油田油井生产现场已累计应用 58 井次,平均提液 48.7%,平均延长油井高产稳产有效期 124 天,并持续有效。
目前,该项新技术除了在胜利油田得到推广应用外,在国内河南油田、华北油田等其它油田也得到推广应用。非均质相复合驱油技术创新一直推进着化学驱在油田的应用。针对聚合物驱后油藏存在剩余油分布零散、油藏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胜利油田研究出井网调整非均质相复合驱油技术,成功为聚合物驱后油藏有效动用剩余储量指明方向。2010 年,胜利油田在孤岛中一区 Ng3 开展了聚合物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实施后降水增油效果显著, 已提高采收率达到 8.5%,预计最终采收率可达 63.6%,并形成适合聚驱后油藏高效开发的非均相复合驱配套技术。
目前,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一项新接替技术,有效将油田开发技术成本降到 50美元 / 桶以下。为了探索符合油田油藏特点的驱油方法,胜利油田科研人员一 代 又 一 代 接 力 研 究。20 世 纪60 年代,科研人员就开始了注聚驱油技术的室内研究工作。1992年,胜利油田将化学驱由室内搬到室外,在孤岛采油厂进行矿场实验;1994 年,胜利油田在孤岛、孤东两家采油厂进行扩大矿场试验;1997 年,胜利油田开始在一类油藏中正式推广应用化学驱。目前,注聚驱油技术在一类和二类油藏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并正在开展适用于三类油藏的注聚驱油技术的研究应用。
经过 20 年的发展,胜利油田形成了以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非均相复合驱为主的注聚驱油方式。聚合物驱累计增油量占据化学驱的 60% 以上,其对应的产油 平 衡 油 价 在 30 美 元 到 40 美元,经济效益可观。孤岛油田中一区 Ng3 在 20 年的聚合物驱开发中,日产油量增加 3.6 倍,累积 增 油 19.8 万 吨, 最 终 采 收 率达到 58%,每吨聚合物增油达到140 吨。 据 数 据 统 计, 自 1997年至今,胜利油田应用注聚驱油技术为油田增油 2839 万吨,提高采收率 8.2%,成为油田增油上产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