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点

【19.06】石油上游在改革开放中的 几个关键事件

时间:2019-08-10 10:20 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上游业持续发展。国内原油年产量 由 1.04 亿 吨 增长至 2.15 亿吨;天然气年产量由137 亿立方米增长至 1,400 亿立方米以上;境外权益油由 0 增长至 1.5 亿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 年中,我们始终不忘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初心;立足上游业“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回报”的特点;从解决投资、技术、机制体制等一个一个具体问题入手;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努力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久久为功,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笔者有幸亲历了这段难忘的岁月,谨将感受最深的几个关键事件记录下来。“一亿吨原油产量包干”与调整原油价格1978 年,我国原油年产量突破 1 亿吨,成为世界上主要产油国之一。由于新增储量接替不上,原油产量稳不住,1981 年产量下降了 500 万吨。有专家认为,年产水平只有降到 8,700 万吨左右,产量才能稳住。当年,出口原油是我国创汇的主要来源,原油减产给完成国家五年计划出了个大难题。
 
经过深入调研,国家采纳了石油部门建议,自 1981 年起对石油行业实行“一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石油部门在完成一亿吨产量指标后,超产油和节约的自用油用来出口,国际国内油价差额绝大部分留作石油勘探开 发 基 金。 自 1981~1985 年,依靠这项政策共筹措基金 117.3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石油投资的 93%。加大了投入,增加了实物工作量,新增储量多了,原油产量也止跌回升,1985 年原油年产量达到了 1.25 亿吨新水平。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国内原油价格远低于国际油价。以 1980年为例,1 吨原油,国际价 260美元;国内价 35.7 美元,后者仅为前者的七分之一。
 
1983 年起,石油上、下游分属国家不同部门管理,于是上游业年年有 150 亿元左右的“政策性亏损”,这种价格背离价值的状态影响了上游业发展。“七五”(1986~1990年),上游业实际投资额仅为计划的一半,储量指标因而只完成了七成。国家察觉了这个问题,国务院派调查组深入现场商讨对策,逐步调高了国内原油价格,1994 年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并轨。我国石油地质条件之复杂举世公认。新中国大规模勘探开发实践证明,我国油气储量增长与投入的实物工作量正相关。
 
正是先后得益于“一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和调整油价,石油上游业的投入有了保障。科技进步加上日益增加的实物工作量,使我国自“六五”(1981~1985)以来始终处于油气储量高增长期,油气产量也相应持续增长。当前,我国石油勘探程度既不充分,也不平衡。实际情况和某些院士专家的油气资源枯竭论断相反,我国发展上游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5 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储量公报,我国常规油气资源探明率分别不足四成和二成;我国有含油气前景的地区,已颁发勘查开釆许可证进行工作的面积仅占其一半。我国和美国相比,二者有利的勘探面积相近,但是勘探投入相差悬殊。以每年完成的探井为例,美国 1938~1998 年, 六 十 年 间 平均每年完成 8,680 口,而我国一般 只 有 1,000~2,000 口, 投 入最多的近十年,平均每年完成的也只有 3,464 口。我国东部油区,经过六十多年大规模开发,被认为是“老油区”。
 
但是,即使在探井密度达到 4 平方千米一口井的辽河坳陷和济阳坳陷,近期仍有重要发现。胜利油田公司更是在济阳坳陷里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年年超一亿吨不俗的业绩。认识一个地质体常常需要多次实践 -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过程,历时往往几十年。辽河兴隆台潜山内幕油藏,冀中牛东与廊坊河西务潜山油气田,在近年也有重大发现,三者都是 40 多年锲而不舍攻关的结晶。我国的海域工作程度更低,渤海平均 87 平方千米,珠江口平均 582 平方千米才有 1 口探井。近十年,我国全部海域平均每年完成的探井也只有区区的 92 口。美国石油上游业的发展史,是“梅开二度”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油气产量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科技进步,“非常规油气”开发取得成功,油气产量双双再次回到峰值。
 
近几十年来,美国 80%以上的储量增长来自“老油区”,非常规油气增长主要也来自“老油区”。这个规律我们应该重视,在积极开拓新区、新领域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老油区”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石油上游业正在努力攀登“第一座高峰”,同时,高度关注和汲取美国开发“非常规油气”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以拓宽工作领域,提高工作质量,加快发展速度。基于上游业“长周期”和油价有涨有跌的特点,以及我国石油上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应利用“特别收益金”和低油价时期进口油气节省的部分款项,设立“石油勘探开发基金”,“以丰补歉”,保障石油上游业年年有足够的投入。
 
“引进来”与“走出去”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山地、海域和戈壁沙漠地区的油、气资源,在全国油气资源中分别占六成和七成多。对这些领域,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苦于技术手段限制,成果不大,而且屡屡因突发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1983 年 起, 石 油 部 用“ 一亿吨原油包干”留成外汇,引进大型计算机、数字地震仪、测井仪等先进勘探装备;雇佣法国和美国地震队和测井队,加强我国西部山地、大漠区的技术攻关。1989 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两新两高”方针 ( 即采用新工艺技术、新管理体制,实现高水平、高效益),展开了塔里木石油会战,以大山、大漠为主体的西部油区勘探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1982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2 月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加快了开发海洋油气的步伐。改革开放使石油业多年“上山下海进大漠”开发油气的夙愿变成了现实,促进了油气生产。与此同时,通过合作,我们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及管理上的差距,初步熟悉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并逐步按此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资源经营和管理。1986 年 起, 我 国 先 后 颁 布了《矿产资源法》,《石油及天然气勘查、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细则。1987 年我国对自己境内的油气勘查、开采活动实行依法登记和颁发许可证制度;1988 年首次在自营区通过竞标选择项目作业者;1985 年建立了全国油气储量评审制度。
 
这些实践为以后的“走出去”打下了基础。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油气产量增长日益难以满足需要。自 1993 年起,我国又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家审时度势为石油业制定了“国内为主、国外补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发展方针,石油上游业开始“走出去”。截止 2015 年上半年,经过二十多年拼博,在51 个国家 168 个项目上作业,作业油产量 2.9 亿吨,权益油产量达到 1.4 亿吨。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石油塔里木石油会战,原期望很快拿下重大成果,实际上艰苦求索 10 年,才发现了克拉 2大气田,连同中石化发现的塔河大油田,才算向国家交了一个初步答卷。
 
海域第一轮、第二轮对外合作区块招标得到国外石油公司的热烈响应。由于前几批探井没有取得理想结果 ,九十年代初期海域勘探出现了低潮。面对外国石油公司及其合伙人的质疑,笔者曾代表国家资源管理部门,以多家外国公司进行过工作并放弃的区块,自营后发现一系列大油田的事实,回应道:“外国石油公司,尤其是那些大石油公司,勘探成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国‘贫油’,也不是没有把好区块出让给他们,而是他们对中国石油地质规律需要有一个摸索和熟悉的过程;他们对中国油气资源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门槛值’过高,远高于其本国的标准,因而纵然有油气田存在,也一时找不到或采不了” 。
 
后来,海域实行对外合作和自营并举的方针,经过 20 年不懈努力,2010 年,中国近海年产原油 4,160 万吨,天然气 98 亿立方米,初步实现了建成“海上大庆”的目标。实践证明,面对中国独特而复杂的石油地质条件,光有“洋枪洋炮洋办法”,不结合中国实际,不足以迅速地取得重大成果。“走出去”也相似,凡是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石油勘探开发实践经验的公司,或者自身虽无这方面经验却重视依托国内油田和相关研究院所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公司,通常比单纯依靠外国专家的公司容昜取得更好的成果。但是,我们实践很少的领城,如对“非常规油气”项目的选择;对各种合同的条款,尤其是经济条款,我们应当深入调研,仔细推敲,避免落入陷阱,支付过高的“学费”。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