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点

从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想开去

时间:2013-12-10 17:24 来源:

说到江汉油田,老石油人们都会想起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腹地展开的那场浩气长存的石油大会战。当年,全国石油战线四分之一的队伍聚集江汉平原,石油科研院所、石油机械制造工厂整建制地搬迁而来,群龙聚首,精英荟萃,在江汉地区展开了一场非同凡响的石油大会战。为石油工业的大干快上,高速发展,集结了技术、装备、人才和队伍力量,成为“文革”非常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0年沧桑巨变,江汉油田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十二五”,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的时代,石油石化企业特别是资源和产业发展后劲乏力的企业,都在眼前这场翻天覆地的现代产业变革浪潮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挑战中寻找着自身的发展坐标。此时此刻的江汉油田,早已摆脱了计划经济旧体制和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束缚,脱胎换骨,变革成长,为自身开辟出了一条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康庄大道,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当属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经过21世纪头十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发展,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60亿元,与油气产业并驾齐驱,成为了江汉油田的主营业务。预计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成为超越油气主营业务的第一大产业。届时,江汉石油人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展现出一幅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绚丽图景。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江汉石油人将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一颗石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太阳”。

万丈高楼平地起。“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切都将重新盘点,任重而道远,摆在江汉石油人面前的担子是沉重的。

首先,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究竟向何处去,如何规划“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确定未来的主攻方向,就是摆在江汉石油人面前特别是决策者面前一道很不轻松的战略难题。说其不轻松,绝非空穴来风,也绝非一般意义的前瞻性内涵,而是指眼下首当其冲面对的现实方位和目标抉择。一段时间以来,低碳经济、新能源变革、绿色发展、资源承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地区协调、产业链竞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等新名词、新提法、新话题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着实令人有点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与此同时,包括石油石化产业在内的能源产业也成为了全社会乃至世界各国炙手可热,争先恐后,竞相投资发展的热门领域。一时间,新能源立国、开辟现代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能源新兴产业、打造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地,“瞄准一流”、“赶超世界”的宏伟蓝图和规划设想纷至沓来,冲人耳目,诱人心魄,令人心潮澎湃。

面对这一切,人们振奋之余,似乎也多少感觉到了那么一点“刮风”、“跟风”之嫌。此时此刻的江汉石油人却显得格外冷静,在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中,给人一种不随波逐流的脚踏实地感觉,时不时透出一股谨慎、沉稳、深思熟虑的心态表现。笔者也曾参加过江汉石油会战,深知这些年来,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进入“十二五”,面对扑面而来的大变革、大调整、大改造、大发展时代潮流,方位和目标的选择实在太重要了。方位决定方略,方略决定使命,使命昭示未来。看准了方向,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才能快马加鞭,继往开来,长盛不衰。因此,尽管“十二五”规划早已成熟在胸,江汉石油人仍在举目四望,谨慎观察,举棋揣摩,深思熟虑,用冷思考的眼光审视着扑面而来的一切。

早年的江汉油田,聚集了一批配套发展的石油机械制造工厂,是原石油部重点扶植的石油机械制造业发展基地。年产值30亿元的江汉四机厂,上世纪80年代引进美国固井水泥车、修井机、压裂机组、压裂泵等先进石油装备制造技术,成立合资公司,内联外合,引智借脑,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飞跃,成为江汉油田一块耀眼的金字招牌。引进美国休斯钻头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江钻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加强基础研究,创建国家级破岩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形成了很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相继推出一系列钻头新产品新品种,稳定占领国内市场,出口海外,钻头生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江汉三机厂生产的大功率天然气压缩机,自有一套独门秘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正在做精做强,成龙配套,系列发展之中,如今又赶上了天然气大发展的好时机,可谓一枝独秀,踌躇满志。上世纪70年代中期建成的国内第一家大口径油气专用管生产制造厂——沙市钢管厂也紧随天然气大发展和国内油气管道建设高潮的到来,进入了规模扩张,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一细细品来,展现在江汉石油人面前的,确实是一派令同行业为之称道、向往的喜人景象。未来五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大显身手,突飞猛进发展的大好时期。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只要甩开膀子大干就是了。然而,久经市场考验的江汉石油人却想得更多更深更远。因为,他们知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白热化,淘汰率极高的时代,尽管市场机遇层出、前景诱人,但也变化多端、变幻莫测。今天的强大,并不代表明天的强大,更不意味着后天的强大。所谓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杀手锏随时可能出鞘,峰回路转的奇迹随时可能出现。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国内外大市场,面对全产业链竞争的新时代,稍有不慎,强势就会被别人从手中夺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究竟鹿死谁手,变数丛生,前景叵测,始终都是一个难以预料的未知世界。令人欣喜的是,居安思危、居安思变的江汉石油人不仅预见到了石油装备制造业大发展时机的来临,做好了扩张发展的技术储备和实力准备,而且深谋远虑,做好了应对国内外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风险挑战的心理准备。这正是江汉石油人善于用冷思考眼光审视自己,把握一切,处事不惊,方寸在胸,从容应对的沉稳心态表现。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10年,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国内外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都在紧跟时代潮流,争先恐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均可谓志在必得。且不说国内石油石化领域,北有大庆、辽河,西有西安、成都,东有东营、大港,都在酝酿建立国际一流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基地;也不说星罗棋布,遍布全国,具有不少独特优势的民营企业和地方石油装备制造厂家见缝插针,伺机而上;更不说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资金技术实力雄厚,虎视眈眈,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石油装备研发巨头。就说国内军工、航空、机械、化工、建工等行业的不少重量级装备制造企业,也纷纷看好能源和石油市场,将目光投向了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其中不少企业早已涉足石油石化领域,对业内市场的细微末节都了如指掌。如果总产值过万亿、技术实力雄厚、武装到牙齿的东北装备制造业大鳄一旦频频出起手来,包括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内的所有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谁也不可等闲视之。这就是当今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形势。石油石化行业垄断经营早已成为了尘封过往的历史烟云。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偏袒任何人。强者为王,适者生存,是市场竞争不变的法则。只有丢掉一切幻想,做好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考验的一切准备,才能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大好历史机遇,沉稳应对迎面而来的国内外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挑战?该说的话,该讲的道理很多。这里只例举一个发展实例,供有心人思考和借鉴。这就是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胡锦涛总书记出访美国,一个崭新的名词继“石油外交”之后,开始见诸报端和互联网,这就是中国的“高铁外交”。“高铁外交”的背后,正是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高铁就走过了发达国家40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屡创奇迹,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使当今中国成为了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发达国家10年以上。胡锦涛总书记此次访美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中国高铁技术出口美国。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感觉到了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号称高铁故乡的日本朝野更是一片哗然,领教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中国高铁“神话”何以出现?关键就在于,铁道系统集中国内外最优秀的人才和智力资源,打破常规,不畏强手,瞄准一流,勇攀高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率先攻克了时速350公里条件下空气动力学、轮轨关系、车体气密强度、减振降噪、大断面车体等一系列世界级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解决了高铁线路高平顺和高稳定问题及高速列车隧道群高速交会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把世界高铁运行品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并因此而拥有了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了高铁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领先世界的国家。

高铁“神话”的出现,使人再一次感受到了智能的力量,人才的力量,知识产权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靠什么竞争取胜?最令人叹服,最让竞争对手敬畏的,说到底,还是知识和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辈出,人才脱颖而出,知识横溢,知识产权喷涌而出的时刻,就是江汉石油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时刻,也是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腾空而起,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刻。

每一个石油石化人都翘首企盼这一时刻的到来!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