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最优开发
时间:2024-05-08 14:54
来源:网络
大巴山深处,一座现代化的集气站在青山绿林的掩映下格外引人注目。位于该站的D407-1H井作为普光气田大湾区块首口长兴组长水平段开发井,牵动着科研人员的心。
“我们对它寄予厚望,无论是储层预测认识,还是测井解释实钻结果,均证实了其效益开发资源潜力巨大,水平段储层厚度达597.7米,但储层物性较差且横向分布不稳定。如何做好长兴组礁后滩薄储层的高效开发,夯实大湾区块天然气稳产基础,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开发研究所副所长祖克威介绍。
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原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在文留、白庙等区块进行了天然气开发,积累了相关经验,接手普光气田后,更是依托精细地质研究,提出高效开发方案,研发出的二叠系超深井钻完井测试及配套开发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超深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的规模建产,截至目前,已生产混合气超1186亿立方米、硫黄超2450万吨,成为川气东送的重要气源地之一。
“中原油田在天然气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上交出优秀答卷,所研发的高效开发系列技术更是为国内外同类气田的开发建产提供了样板和经验。”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开发研究所副所长彭松说。
以普光气田长兴组礁后滩为例,“多属性融合的滩体、裂缝精细预测”技术和“大液量超高黏滑溜水体积改造+连续加砂复合酸压”技术是最关键的突破点。
地质研究上,大湾区块滩相储层受古地貌影响,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科研人员基于多属性融合的敏感属性方法刻画滩体边界,通过叠前反演预测储层发育和分布情况,结合叠前、叠后裂缝模型,开展不同尺度裂缝建模,实现了礁后滩储层的精细表征,夯实了储量基础。
工程工艺上,针对长兴组储层差、水平段长但内部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科研人员结合体积压裂和加砂压裂的优点,形成针对该类储层的“大液量超高黏滑溜水体积改造+连续加砂复合酸压”技术,一方面利用多种液体黏度差异多级注入,增强裂缝非均匀刻蚀效果和裂缝导流能力,提升规模和排量扩大裂缝改造体积,另一方面采用超高黏造缝+酸蚀扩缝+多尺度加砂复合支撑工艺,提高裂缝复杂程度、扩大波及范围,充分沟通储层,确保充分释放产能,收到最优开发效果。
D407-1H井于今年1月试气求产,日产气量达18.8万立方米。自此,大湾区块长兴组开发跨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