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主编推荐

“三桶油”全面开启氢能布局

时间:2022-04-18 14:33 来源: 作者:songxinyuan

4月13日,中国海油正式成立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下称“新能源分公司”),该新能源分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开展海陆风光发电、加大CCUS科技攻关、探索培育氢能等。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在致辞中表示,新能源分公司要进一步突出海洋优势,注重融合协同,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业务,加强CCUS技术研发,探索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努力实现中国海油“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10%的目标。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公司注册资本1138亿元,共有5家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近年以来,中国海油显著加快了布局新能源的步伐。

 

2021年1月,中国海油成立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并在津揭牌成立。海油能源由原海油发展管道公司、新能源技术项目组整合而成。该公司重点培育以海上风电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海上风电,探索分布式能源、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2021年4月,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燃气签署《关于氢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以各自行业特点为基础,在撬装天然气制氢、加氢站建设以及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项目方面,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2021年12月21日,中海油(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以风电建设为重点,以光伏和气电融合并举,分布式能源为补充,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综合能源公司。中国海油成立新能源分公司,探索培育氢能,至此,“三桶油”的新能源布局在机构框架上已经全部明晰,全面开启氢能布局。

 

中石油:将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并列,院士领衔

中石油已经将新能源业务提升为第一大业务板块,与油气业务并列。

 

在2021年4月8日的中石油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部署动员会上,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指出,要突出业务协同、专业化发展和产业链国内外一体化统筹,优化调整业务板块划分,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子集团),建立一整套紧密协同、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制度机制,促进全面深化改革。

 

同年5月初,中石油上游企业召开新能源业务推进会,确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业务,积极发展CCUS产业。

 

8个多月后,12月21日,中石油成立了新能源专业公司——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邹才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奠基人和能源战略研究科学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中石化:从地热起步,向氢能前进

在“三桶油”中,中国石化是成立新能源公司最早的一个。

 

早在十多年前,2008年前后,中国石化就开始在河北雄县开发地热业务,创建了地热开发利用“雄县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中深层地热用于城区居民供暖,实现雄县城区地热供暖全覆盖,打造“无烟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化在雄县地热开发利用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全部地热水回灌,实现只取热不取水。

 

后来,中国石化的地热供暖业务还积极延伸至毗邻雄县的容城和安新。当雄安新区宣布成立的时候,中国石化的地热业务已成为雄安能源清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于雄县模式的成功运营及示范效应,中国石化提出在全国创建以地热供暖为特色的20个“无烟城”,该设想已全部实现。

 

2021年12月9日,中国石化在雄安新区设立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主要负责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运营、氢气储运、氢气管道建设运营、氢能科技研发等,远期还将规划修建氢气管道、探索布局液氢产业。

 

中石化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服务新区氢能产业发展,协助新区搭建氢能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引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高端高新产业和科研院所,打造雄安新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构建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

 

目前,中国石化新能源发展的主要举措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借助自身的氢业务链优势,巩固提升氢业务水平,为未来氢经济时代到来打好基础;二是发展光伏业务。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