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202212106
P. 85
New Knowledge·Petroleum Professional 石油人物 新知
文:早期的一篇《渤海湾含油气 自 1980 年 对 外 开 放,我 也 重建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发表在 开始走出国门,先后赴英国、挪 我被从任丘油田调回到该院任总
中国《石油学报》第一卷第一期, 威、荷兰、美国、日本、印度、 地质师。我在这个科研单位工作
于 1980 年 刊 出;1985 年 6 月, 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加拿 的二十多年内,足迹遍布全国各
我随康世恩国务委员出访日本, 大、西班牙和巴西等国参加学术 个主要油气区,北到大庆、海拉
在东京日本石油公团举办的石油 会议 23 次,宣读论文 17 篇。 尔,南至湛江、海南岛,西到喀什、
地质研讨会上,我宣读了《渤海 1994 年 8 月,美国石油地质家协 乌鲁木齐,西南到昆明、拉萨,
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 会(AAPG) 授 予 我 1994 年 石 东至上海、台湾;参加了许多次
开发前景》学术论文。 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1000 现场考察和石油地质方面专题研
渤海湾盆地处于华北政治经 多位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 讨会,完成了多项专题研究报告。
济中心地带,面积 20 万平方千米, 洲、大洋洲的石油地球科学家参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提出石油
2/3 面积为陆地,1/3 面积为海洋。 加这次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召开 地质新问题,通过认识和解决这
若干大型隆起将其分割为六个大 的 AAPG 国际会议的开幕颁奖仪 些问题,不断丰富了我国石油地
坳陷,即济阳、辽河、黄骅、冀 式。颁奖词为“奖给李德生,为 质学理论。我在这方面的心得体
中、临清和渤中,又被小凸起和 他对石油地质科学所作的杰出成 会是:先要有深入的实践,掌握
断层 分隔为 50 多 个下第 三系凹 就及他半个世纪来对中国石油勘 大量第一手资料,才能“去粗取精,
陷。每个具有生油条件的凹陷, 探、开发和地质研究方面作出的 去伪存真”,上升为符合规律的
都是一个油气富集区。这个盆地 贡献”,并授予我 AAPG 终身会 理论。先要努力学习前人的成果
83
内数以百计的构造带,都被正断 员资格。我认为这一奖励不仅是 和经验,加以总结,上升和突破,
层切割为许多断块,形成了多种 给我个人的,也是给中国石油地 才能有自己的创新。石油和天然气
质界的。 是一种化石燃料矿产,它是有机
油气田模式,这些构造带分布在
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堆积、
渤海湾盆地各箕状凹陷或地堑凹
勤奋 埋藏、演化后形成的。石油和天
陷内的特定位置。这一新理论运
然气都是流动的物质,现在我们
用到渤海湾油区的勘探开发工作 世界上有一些天才,但是我
所发现的油气田,并不一定就是
中去,获得了良好的钻探成功率 认为自己不是天才。我的工作态
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渤海湾盆 度和治学精神是勤奋。我要求自 这些矿床生成的原始层位和位置。
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 己随时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实 石油和天然气都深埋在地下,勘
和实践——以济阳等坳陷复杂断 践与理论的关系,二是学习与创 探工作所获得的各种地质和地球
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为例”成果于 新的关系。我所遵循的原则是: 物理信息,都要通过石油地质学
1985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是为 家的综合分析和推理研究来认识。
步奖特等奖”,我是主要完成者 实践服务的。” 所以,对石油地质学家来说,发
之一。 1978 年,石油工业部在北京 现新油气田就是创新。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