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石油故事

李达海——台湾现代化炼油工业的开拓者(上)

时间:2016-08-09 15:22 来源: 作者:马镇

 
        李达海先生是从老君庙走出来的石油人, 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参加接收和重建高雄炼厂的工作,对宝岛台湾炼油工业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一位虔诚的爱国者,担任“台湾经济部部长”期间,为两岸“三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台湾地区最早回大陆探亲的退休部长级官员,表达了一个奉献中国石油工业近半个世纪老油人“血浓于水”的情感。
        
        为抗战投身石油工业
        李达海先生1919 年生于辽宁营口,父亲李定厂曾任东三省盐运使公署、长芦盐运使公署局长、厂长等职,家世富足且有教养。“九·一八”事变后,李达海随父亲到天津,入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南开中学。这是一所富有民主科学精神的学校,六年的名校中学教育,使他的心智获得了极大地锤炼和提高,养成了耐劳、勤奋、好学、自律、乐观、宽容的品行,为他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7 年,李达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愤于东北家乡被日寇的铁蹄践踏,立志从军报国,不愿继续学业,义无反顾地去报考工兵学校。无奈他的眼睛近视,没能考取,就在此刻获得了保送南开大学的通知,进入他所喜爱的化学系学习。刚入学就爆发了“七·七事变”,他便随学校南迁至昆明。南开与流亡的清华、北大合并成立名扬史册的西南联大。四年联大的学习生活使李达海的思想愈加飞扬深邃。毕业时,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系主任惜爱他的才华,要将他留校任助教,以便次年推荐他参加英国“庚子赔款”留学生考试,但李达海认为国家迫切需要技术人员从事生产事业,为抗战积聚力量,于是放弃了这个令无数学子向往的机会,与另两位同学韩业镕、贾席琛报名应聘正在建设中的雍興公司兰州制药厂。

        从昆明到兰州三千余公里,绝大多数是山路,道路之简陋今人难以想象。他们搭乘的是药厂运送设备的卡车,行李与人都高高地在装运的设备上面,随着卡车在崎岖山路上的扭动,人似乎随时都可能掉下来。虽是艰苦,但因怀着抗战的崇高志向,乐观处之,一路无忧。此行走了近一个月他才到达兰州。到药厂报到后李达海和贾席琛被分配负责制药,韩业镕负责玻璃制造。此时药厂的厂房虽已建好,但设备短缺,只好用土法熬制些甘草膏、当归膏之类的中成药维持生产。为生产出精品药,李达海和贾席琛试制过锰酸钾,没有二氧化碳发生器,他们就轮流用嘴吹玻璃管供二氧化碳。怀有鸿鹄之志的李达海面对药厂平淡而无法施展抱负的工作与生活很苦恼,恰在这时嘉峪关外的玉门油矿不断传来振奋全国民众的消息,为抗战投身石油工业的想法蓦然鼓胀起他的胸膛。韩业镕、贾席琛也都有去玉门的想法,虽然玉门的生活要比兰州艰苦得多,但他们向往石油河畔火热的生活,于是开始寻找机会。玉门油矿总经理孙越崎的侄子孙孚凌是其南开中学的同学,在爱国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中表现积极,而韩业镕更是运动中的骨干,都相知相识。利用这层关系,他们决定去走孙越崎的门路。

        一天,他们在油矿兰州办事处打听到孙越崎将于第二天到兰州,便在第二天早早地来到办事处拜见孙越崎。孙越崎听到这三位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热血青年要到油矿工作的诉说后非常高兴,当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药厂当然不同意他们辞职,但这三个年轻人去意已定。1942 年5 月的一天早晨,他们将一份辞职书留在药厂经理的办公桌上,从后门溜出,到黄河边乘羊皮筏子一走了之。数天后,李达海三人乘坐油矿的卡车来到老君庙石油河畔的炼油厂,从此建设强大的中国石油工业成为了他的人生理想。

        负责重建玉门油矿第二炼厂
        李达海初到油矿炼厂时被分配到实验室。这一年,油矿正经历开发以来最重要的时刻:1941 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仰光陷落,油矿自仰光转运的购自美国的石油设备绝大多数没有抢运出来,尤其是炼厂的达布斯炼油设备仅运到一些零件。

        面对这个巨大的打击,总经理孙越崎决定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在国内自己设计制造炼油装置,并且宣布:为了支援抗战,1942 年要生产汽油180 万加仑,比1941 年的产量增加九倍。在孙越崎的带领和鼓动下,玉门油矿员工为实现“180 万加仑”的生产目标展开了劳动竞赛。李达海初到油矿便参加到火热的生产竞赛中去。由于当时炼厂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不足十人,他很快被派到炼务部值班。这正是他渴望的生活,每当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时,他便忘怀身边的一切。

        那个时代他给老油人的印象就是从不关注个人修饰,每天穿着公家发的蓝粗布工服,胡子拉碴,加上一副黝黑的面孔,活脱一个“老工头”的形象。在全矿的努力下,“180 万”加仑的生产任务提前一个月完成,石油河畔响起胜利的汽笛声。“一滴汽油一滴血”,李达海以亲身的奋斗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次洗礼。油矿的第二炼油厂建在距老君庙76 公里的嘉峪关,原本考虑交通、供给、生活都比老君庙优越,但忽略了原油运输的困难,由于没有输油管道技术和材料,只能靠汽车运输,建成后常常断炊停炉。1943 年2 月,油矿决定将炼厂搬迁到石油河畔西岸,由韩业镕负责拆运,李达海负责重建。刚出校门仅一年余的李达海能够得到此重任是他一生的荣幸。

        根据油矿局的决定,在石油河西岸建设新厂,二月拆迁,五月底必须竣工投产。2 月15 日第二炼厂正式拆迁。李达海带领工友和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大西北高原上老君庙的二月还是冰天雪地,他穿着厚厚的工服与工友在一起,更像个“老工头”在工地忙碌。那些日子他已经没有了时间概念,休息就是打盹解困。第二炼厂是一组管状炼炉,三月底便完成了拆迁装置的重建和投产,比计划提前了两个月,试车每天加工269 余吨原油,产品质量也有所提升,成为玉门炼厂的主力炼炉。这是李达海平生独立主持的第一件工程,虽然很小,但展现了他的才华,从中获得的经验更使他受用一生。(未完待续)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