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珩同志逝世一周年追思会
时间:2016-11-30 15:45
来源:
作者:宋鑫源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的一些人。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但又依靠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石宝珩(以下简称石老)局长就是这样的人。10月 13 日,本刊记者参加了在中石油老干部中心举行的石宝珩同志逝世一周年追思会, 听取石老同事、 朋友、亲属讲述石老生前的故事。
石宝珩其人
原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科技发展部主任石宝珩(正局级),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祖籍辽宁锦州,建国后考上北京地质大学地理系,从此便开始了他的石油人生。1963~1978 年这十几年,石老一直奋战在大庆油田一线,亲自参加了多次石油会战,1978 年后调入石油工业部任办公厅秘书,后任石油工业部科技司油田科技处副处长。此后,直到 2000 年退休,石老一直在中石油集团总公司工作。石老的一生都与石油打交道,与油气地质勘探打交道,与油气领域的新技术打交道,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贡献了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自1963 年走出校门,进入石油行业,到 2000 年底退休,一直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为我所追求的理想奋斗了近 40 年”。不仅如此,退休后石老也不甘清闲,依然致力于行业的发展,在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中国地质学哲学研究会等社团组织中, 担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职,积极参加和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活动,潜心钻研石油历史,促进油气行业的发展,并发表多部作品。
研究石油史
石老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石油史研究方面,也卓有成就。1970 年,他还在大庆油田研究院区域地质研究室工作, 就发起组织部分同志编写了 《松辽盆地勘探编年史》。这么多年,石老一直坚持石油史的研究著述,他长期在油田地质部门工作,发现很多记述石油工业发展史的回忆文章出现了失实的现象。他觉得应当给后人留下一部清晰、真实的石油史。于是,石老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进行石油史勘误,不断地纠正、弥补前人和同代人在记述石油史事和人物时留下的偏差与漏洞,还原历史的真相。他先后发表了《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关于石油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石油史实九则》《发现大庆油田的前前后后》等文章,针对大庆油田的发现者之争、陆相生油观点是如何提出来的、玉门油田的发现者等问题,在查找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提出了较为可信的观点。后来,他将这些文章陆续编辑成为《石油史研究辑录》《中国石油史研究》《闵豫与油田开发》等专著,为中国石油工业史的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鸿祯在《石油史研究辑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石宝珩同志在油田基层工作达 10 年以上。他的写作很注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评价,对‘史料’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他对大庆油田发现过程的概括叙述,以及对‘陆相生油理论’的由来和发展研究的评述都比较全面,并且符合实际情况,我想应当能为地质界与石油界所认同。”
石宝珩二三事
最近,央视热播的连续剧《绝命后卫师》,讲述了老一代红军为争取胜利不惜全体牺牲完成使命的故事。剧中“我可以去见马克思了,并且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为祖国石油工业奉献一生的老石油人。对于生死观,石老能够科学认识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规律,并做出了令人钦佩的决定,即做新药试药的志愿者和遗体的捐赠者。与石老共事几十年的一位好友在追思会上所说:“宝珩是个了不起的人,我缅怀他工作、治学、为人诸多方面,对于生死观这块,他能够科学正确对待疾病、对待生死,对我们老年人有很大启发。从患了帕金森病,与同意作新药、新疗法治疗的志愿者,到遗体捐献,这一系列事情都值得敬佩。 我们要学习石宝珩同志,改编陈腐落后的观念,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最后时刻,告诉亲友们,告诉医生,在面对不可治愈的疾病时选择舒缓医疗,力争在人生最后阶段有尊严的,安安静静的离去,不给家庭,国家增添负担。”工作方面,据石老同事讲述,石老是一个勤奋的人,关心他人的人,淡薄名利的人。由于石老是牛年腊月出生,所以好友调侃他称他是埋头苦干的“牛尾巴”。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同事早晨上班见他头发湿漉漉的,问他因由,原来他是昨夜在办公室干了一通宵,早晨洗头清醒,清醒。直到退休前,石老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紧,白天的时间不够用,晚上接着干,星期天也很少休息。对待下属与同事,能够一视同仁,关心生活与工作,令许多同事感动不已。对于名利,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在艺评价说:“石宝珩同志一向淡泊名利,在他组织的近百项国家级及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 他都倾注了心血和智慧,如低熟油、煤成油……有些成果的一些细节是由他亲自编写,这些项目大多获得了国家级或部级奖励。但是,在获奖名单中从没有一项有过石宝珩的名字。”石老是一个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宽厚待人,淡薄名利的人。在石老逝世一周年的追思会上,与会人员总结他,评价他,追忆他,学习他。 石老对中国石油工业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