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璠先生1915年生于辽宁海城。1940年于西北工学院毕业后即奔赴玉门油矿,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拓荒者。抗战胜利后,赴台湾参加接收日本在台石油公司的工作,先后任台湾中油公司处长、协理,台湾碱业公司董事长,为台湾的经济起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海峡两岸的石油人同根同源、血浓于水,杨玉璠先生退休后致力于两岸石油界的往来,是一位可敬的爱国者。2011年2月先生不幸仙逝,享年96岁。此文是对先生的悼念,亦是对所有石油老人的缅怀,期望年轻一代了解了中国石油工业开创之初的艰辛后能够愈加奋发。
初赴玉门:艰辛千里路
抗战时期,以孙越崎为首的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在“一滴汽油一滴血”的紧迫形势下,为了支援抗战,奔赴大西北的玉门,在一片戈壁荒滩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在世界的东方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玉门油矿也随之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1940年7月,杨玉璠从西北工学院毕业,经同学介绍在重庆甘肃油矿筹备处正式加入石油行业。报到后便被筹备处领导委以押运器材赴矿的任务。
当时为了避免日本飞机轰炸造成损失,要尽量缩短在重庆转运机器所停留的时间。午夜,空袭警报长鸣,初踏入石油之门的杨玉璠深夜时分仍然与工人一起披星戴月地工作,为防敌机来后无法上路,装好货的四辆卡车只好提早出发,开往成都。
从重庆到玉门油矿两千五百公里,公路路况极差,更困难的是俄制“羊毛车”的引擎和轮胎质量极劣,大部分时间抛锚修理,重庆到成都四百公里竟走了一个月。到成都只好停驶修车,无奈战时汽车配件奇缺,又被迫“停工待料”。一个月后车辆整修齐备,方继续玉门之行。
从成都北上到广元,要渡过大大小小的河川,时逢夏秋之际,阴雨绵绵,多数宽大的河流没有桥梁,只能依靠渡船过河。全凭人力撑渡的木船体积小得仅容得一辆卡车,每逢过河便惊险万状。卡车上船前先将两条宽尺许的跳板搭在船头,然后司机像演杂技一般开着车沿跳板上船,这时,船便像荡板一样晃动,稍有不慎车就会滑落河中。船到对岸,卡车必须加大油门冲坡。如遇雨天路滑,冲坡不成,卡车便会向后倒滑跌入河中,因此每逢雨天卡车只好凭岸等候。车到广元已是秋末冬初。
进入甘肃后已是隆冬,“羊毛车”的毛病虽大为减少,但因天寒地冻,每天早晨发动非常困难,时常要用柴火烧烤机油箱底,水箱灌进热水,再发动引擎,才能换来噗噗几响的引擎自转。
一日从天水出发,先爬上山坡,随后是漫长的大下坡,司机不踩油门,车行如飞,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杨玉璠心生恐惧,用手敲驾驶台顶,警告司机减速慢行,但司机自恃技术高根本不听。杨玉璠有大祸临头的预感,立即向右移动,离开靠近深谷的左方,以备出事时可跳车。突然“嘭”的一声巨响,车头转向左方,直奔山谷而去。千钧一发之际杨玉璠跳车,幸免遇难。矿长严爽的侄儿严济川携家属上矿工作,太太身怀六甲来不及跳车,上半身被压在车下,荒山野地求救无门,哀嚎而死。
车队到达玉门油矿已是11月中旬,两千五百公里的行程竟整整走了四个月,足见路上的艰辛。
抽水上山: 第一套自来水装置
抵达玉门后,杨玉璠被分配到机厂实习。油矿开发之初一切都是草创,机厂也就成为万能的工厂,只要与金属沾上边儿,便是机厂的工作,可技术人员仅有主管工程师单喆颖、制图技术员陆天安和杨玉璠,其他都是工人。
石油河是油矿唯一的水源,建矿初期的基本建设、钻井生产、日常生活都要使用车辆从一百多公尺深的石油河河谷中将水运上来。随着来矿人员急剧增多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水车拉水不仅供应不上,而且费油费车辆,得不偿失。
杨玉璠报到不久,一日单工程师交给他一项任务:造一台水泵,铺设管线抽水上山。关于材料只告诉他去材料库找,其余再不多说一句。当时油矿的工作作风就是这样,上级交给下级的任务不管如何去完成,就看结果。
接到任务后,杨玉璠先着手调查各方用水情况,计算出每日需消耗多少水,然后设计了一座可储蓄48小时用水的蓄水池。根据蓄水数据再计算出110公尺高程所需动力。一切笔下工作完成后,便高兴地到库房领取相应设备。到了库房他才知道困难所在,战争时期,重庆根本没有足够的动力设备,运到玉门的不仅型号各异,而且大多破旧不堪。稍好的都配给生产单位,他只好选了一部破旧的德国造单缸烧球式(发动前须用喷灯烧热气罐盖上的半圆球)25匹马力柴油机。杨玉璠将这部机器大拆大卸,清洗除锈,竟奇迹般地运转起来。
这部柴油机与他原计划的马力要小,虽差强人意,也只有因地制宜以此来设计水泵。万幸的是,经过计算此部柴油机仍可完成设计的蓄水量。
杨玉璠设计出水泵后,去铸工场用翻砂铸造,到现场才发现化铁炉的容量不够。领班建议再建一座炉。就要着手再建时,又有总领班说,矿上的车床、刨床根本无法加工铸造的水泵,这无情地给了杨玉璠一闷棍。但他没有气馁,苦思冥想如何根据油矿的实际条件另辟蹊径。
之后他决定全部改为焊接,于是又设计出水泵焊接草图与工人商议。这台水泵的焊接是利用大小不同尺寸的钢管接合而成的,水泵内部的活动配件和摩擦部分用铸铜制造,如活塞、进出水阀,由车床精细加工,缸套、阀座也是由车床加工后严密地镶进钢管的外壳里。半个月后,一个完全由机厂土法制造的水泵完成了。
至于输水管,都是战区工厂拆迁转运到大后方的老旧管材,口径三吋,还可用。杨玉璠根据管子情况,能耐压的放在谷底泵房,腐锈勉强能用的铺到山上水压低的地方。
这样,油矿第一条自来水系统建成了,虽然简陋,但以此为发端,不久之后整个矿区都用上了自来水。
引油下山: 铺设第一条输油管道
油矿开发之初没有一寸输油管道,从油井采出的原油通过人工挖掘的壕沟导入同样是人工挖掘的土油池,然后再通过人力夏用桶、冬用筐,搬到油车上,运到石油河谷中的炼厂炼油,致使原油和原油中的轻质油损失很大。1941年10月22日,八号井发生井喷,日喷原油1000~2000吨,8
小时便将预挖的油池灌满。这种原始的储油、运油办法已经到了必须改进的时刻。油矿决定建一条输油管道将八井的油输送到炼厂,任务交给了杨玉璠。 其实从八号井到炼厂并不远,但在七十年前垦荒期的油矿却有许多极难解决的困难。玉门石油含腊高达15.5﹪,凝固点在摄氏4.4度,而油矿地处西北的戈壁荒原,海拔2400公尺,气温偏低,冬季长达半年之久,如果不首先解决管道与储油池预热保温的问题,一切都是枉然。
首要的设备是锅炉,恰恰库房无货。于是杨玉璠便组织万能的机厂员工们自己动手建造。由陆天安设计图纸,图纸出来后,召集工人共同商议制造工艺。由于是以渣油为燃料,锅炉制造时加长了燃料室与烟道,以提高燃烧率。为了牢固,所有接缝都以铆钉接合。杨玉璠与工人一起日夜苦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制造出一座125磅压力的低压锅炉。
从锅炉房到炼厂直线距离仅500公尺,但输油管道要经过一百多公尺高的悬崖,然后还要架起高架跨过夏季洪水肆虐、沙石俱下的石油河。输油管口径四吋,内插入1吋的蒸汽管,用于气温降到凝固点时加热融油。管外保温就地取材,河谷上面的地段挖管线沟,往沟中填充干马粪,将管线裹住后再覆盖沙土。悬崖及跨河的高架段,以本地产的羊毛毯包裹后,再用粗草绳裹紧。材料虽简陋,保温的作用却很显著。
这套输油系统完全不用动力,自高而下,从八号井储油池直接流向谷底炼油厂的储油槽。但无论如何简单,它却是玉门油矿第一条输油管道,并且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建造成的,因此,它也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在抗日战争中艰难创业的一个象征。
文章及图片资料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