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石油故事

我国石油炼化事业的开拓者——高士 (下)

时间:2022-06-06 13:59 来源:
1976年3月,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我国第一座单系列年加工500万吨原油的河南炼油厂,这也是当时我国计划建设的最大的炼油厂。

河南炼油厂的编外技术老总

同年8月建厂筹备处成立后,高士作为洛阳设计院的技术室主任参加了炼油厂的设计审查工作。在设计审查会议上,他对建厂设计发表的真知灼见引起筹备处主任张重与副主任孙化三的重视,对高士本人也留下很深的印象。张重与孙化三都是老八路出身,所组建的筹备处人员中真正搞炼油的也无一人,因而两位领导在会后了解到高士竟是我国硕果仅存的几位顶级炼油专家中的一个,并且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至今没有完全落实政策后,深感人才难得,即向洛阳设计院商借他到筹备处工作。而高士也认为这是他发挥技术所长为国家多做贡献,补救在文革中浪费的岁月绝好机会。1977年3月21日,筹备处借调成功,高士义无反顾,只身赴任。

说是只身,是因为这期间高士家中发生了重大的事情。1976年5月29日上午,沈佩和拿着一些面粉到农村换些面条改善伙食,孰料中途被一农村女孩子的自行车撞倒,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送到洛阳最好的市第三医院,竟然因动乱没有医生,医生找到后,药房又因连最普通的降颅压药“甘露醇”都没有,需家属外面自购。远在北京的宜秦购到药后连夜赶往洛阳,但最终因抢救延误没等到宜秦,沈佩和于第二天清晨离世。肇事女孩子家中贫困,高士没有追究她的责任,女孩子当场给高士跪下。
高士到筹备处时已经62岁,计划中的厂区还都是农田,由于没有任何职务,他和所有一般工作人员都住在农村一个腾退的小学校里,房间是阔大的教室用麦秆编成篱笆糊上报纸隔断成的,相邻的房间说话打呼噜如在一屋。吃住办公都在这间屋里,没有电灯,入夜加班只能点蜡烛,其它生活设施更是无从谈起。一个冬天的夜晚他出房到院中井台打水,不慎在冰上滑倒,头部重重地摔在冰上,四处无人,腰本有伤,倒地许久方在昏晕中爬起。

他刚借调上班不久,筹建处召集各施工单位讨论施工用地问题,施工队伍来自各方,各负其责,意见不一,矛盾很大,会期三天,但开了两天会仍意见纷纷没有结果,令筹建处主任张重非常着急。高士作为原石油部最大的炼油厂建设工程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对这样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当晚他在微弱的蜡烛光下干了一个通宵,起草了一份会议纪要,纪要汇集各方意见求同存异达成结论。第二天交给张重主任,张重很是赞赏。再次开会,各施工单位顺利通过。

由于历史的原因,筹建处成立初期50多名职工调自四面八方,却没有一个曾干过炼油工作的。张重主任清楚这不利于炼厂的建设,高士报到后就交给他一个特别的任务,每周给全体职工讲一个下午的业务课。高士认真备课,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炼油厂的建设蓝图,令大家身在荒野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信心。听这样的大专家讲课,从张重主任到炊事员每堂课必到,使高士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职工的爱戴。

作为我国顶级的炼化专家,实际上高士在筹备处时期就已负担起炼厂筹建的全部技术工作,他凭着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炼化知识,逐一解决了水文勘探、地质勘探、设计原则、设备订货、施工条件等技术问题,为正式开工铺平了所有的道路。

遗憾的是,当1978年1月1日河南炼油厂正式揭开年加工500万吨炼油工程建设序幕时,由于对高士的文革结论留有尾巴,即使在筹备期间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任命的17名厂领导干部中仍没有他的名字,依旧属于借调干部,甚至没有任何可以担负责任的职务。厂领导都搬到条件较好的棉花工厂,有小食堂,而高士依旧住在学校,排队吃大食堂。虽然他的职务与他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严重不符,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投身炼厂建设的情绪,依然对交给的工作埋头苦干不止。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他总是亲自跑现场,而他的交通工具只是一辆旧自行车,60多岁的人了,骑在农村小道和工地上,连小伙子都吃力,他却每日照骑不误。炼厂人员不断地增加,分配来的大学生由于外语基础差,他每周义务给他们上一次英语课;对学徒工则将他们组织起来讲炼油知识;即使是调来的技术干部,他也要安排讲授英语,希望他们可以简单阅读外文资料。
1978年夏,组织上彻底否定了文革中对高士的所有结论,10月,由石油部下文正式调任高士为河南炼油厂总工程师,1980年又任命他为炼厂副指挥长,恢复了文革前的职务。

查看当年的资料记录,河南炼油厂的首任总工程师就是高士,从1977年筹备处期间至1984年6月离休,他是河南炼油厂技术总负责人,主持解决了我国第一座单系列年处理500万吨原油大型炼油厂中的所有重大技术问题,是无可争辩的首位功臣。

就在高士不计个人得失为河南炼油厂忘我工作的时候,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二份爱情。吴长筠是沈佩和在玉门油田的老同事,她的前夫邵溢亦是玉门油矿时期参加工作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与高士同为玉门炼油厂的同事。邵溢参加了兰州炼油厂的建设,后调任抚顺第二炼油厂副总工程师,不幸英年早逝,在玉门老同志的撮合下,二人千里红线走到一起。在吴长筠的关爱照顾下,历经磨难的高士无论事业还是精神都获得了第二个青春。

向省委书记进言继续建厂方案

河南炼油厂按照原设计方案1980年基本建成部分投产,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我国国民经济做了全面调整,在这个全局性的经济形势下,1980年12月,石油工业部决定缓建河南炼油厂,所有工程立即停止。

此时炼油厂已经调集了三千人的队伍,面对缓建的困难全厂走上了生产自救之路。高士作为总工程师,在接到缓建通知后便积极想办法改变困境。当时厂内有两位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年加工100万吨原油全部进行催裂化的方案很有创意,经全厂工程技术人员群策群力,反复研究,最终对这个创意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实施方案,即:采用北京石油科学院开发的渣油催化裂化新技术,在已建年加工500万吨原油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最少的投资先形成年加工原油1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方案有了,但能否获得上级的批准要到钱要到油,成了全厂首要的问题,厂里上下都为这个方案到处奔忙。高士当时还兼任河南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他便在省内的多个科技团体宣传讲解这个方案,希望从科技团体的同行中获得支持。终于苍天不负,最后通过河南省能源研究会的帮助,争取到向省委书记刘杰汇报的机会。

之前已经有许多方面的负责同志向刘杰汇报过炼厂续建方案的事情,但在中央经济调整的大战略下,都没有动摇刘杰执行中央决定的决心。这次是专业协会推荐国家级炼油专家来汇报,虽然他并不认识高士,但建国后在多个国家工业部门担任主要领导培养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素养还是让他辟出时间热情接待了高士。

1981年9月5日,刘杰在办公室接见了高士与河南省能源研究会的领导。高士先向刘杰仔细地算了一笔账,说明河南炼油厂用于缓建三年的维护费用,比在三年内建成一座年加工100万吨渣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投资还要多。然后又从河南自身的发展分析方案的优越。他说,我们省的中原油田已经投产了,而且产量还在迅速增加,可所产原油却要远输江苏仪征,然后再转运到长江沿岸各炼油厂加工,可河南所用成品油却又要从东北运来。河南炼油厂与中原油田近在咫尺,若能舍远就近,以中原油田的原油在河南炼油厂加工成成品油就近在省内销售,一年所节约的运输费用就足够支持方案中建设所需的投资了,更何况河南炼油厂投产后还能年年上交利税呢。

面对高士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解说,刘杰当即表态支持高士汇报的方案,开心地说:“河南炼油厂如何搞上去,省委曾多次讨论过,也多次打过报告,但一直没有说透。我曾问过康世恩同志,他说目前没有钱,没有油,等时来运转时再说吧。这次经专家提出,就把理由说得充足了,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当场写了一封信介绍高士与能源研究会的主要领导去找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科院副院长的马洪汇报,以求获得他的支持。

持刘杰的介绍信,高士与能源研究会的三位同志很快到北京得到马洪的接见。马洪听取高士的汇报后,非常支持续建方案,当场给高士出主意,让他们站在更宏观的高度写一份有说服力的文章,由他转报给中央领导。回宾馆后,由高士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救活缓建中的河南炼油厂的建议》。这份建议从经济、技术、生产布局、原油来源、资金筹措等方面更加科学化地阐述了续建方案对国家的贡献。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为河南省提供80万吨成品油,减少输出原油、输入成品油运输费6000万元,减少铁路运输量约十亿吨公里,每年可给国家提供利税1.5亿元,并在两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马洪亲自接收高士的建议后,很快转给了中央有关领导。

9月14日,刘杰再次接见高士一行,听取向马洪汇报后的意见。听取高士的汇报后,刘杰当场决定先向国务院发电报,再打报告呈送“关于河南炼油厂建设的报告”。由于此决定打破了中央经济调整的布局,事关重大,随后又派戴苏理省长进京直接向国务院汇报,并向中央承诺,河南炼油厂虽然是中央投资,河南省可以承担部分续建资金。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在1981年11月获得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务院清理办公室、中国建行的联合发文,批准按照年加工100万吨渣油催化裂化方案继续建设。

1984年10月,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建成试运投产,一次成功。开工一个月上交利税1085万元,实现了高士在刘杰办公室对续建方案的所有预测。一个月后,国家计委批准恢复500万吨工程建设,此时河南炼油厂已更名洛阳炼油厂。100万吨续建工程是洛阳炼油厂发展历史的转折点,不仅救活了企业,而且使洛阳炼油厂从此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成为我国炼油工业的主力军。总工程师高士功勋载册。

黄花依旧笑春风

1984年.高士退居二线,至1988年73岁离休。他的离休待遇源于1949年参加资源委员会下属的玉门油矿的护矿斗争,改革开放后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联合发文,确定参加斗争的人员按照我党地下工作者对待。

虽然退下来了,但高士的石油炼化生涯并没有停止。继续接受炼厂向国外订购炼油设备的外事任务,编写炼厂厂志,每年为大中专进厂毕业生培训讲课,向炼厂进言发展建议。他还接受了河南省政府委任的省科技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的任命,同时参加多个石油能源领域的科技学会,为河南的石油化工事业奉献谋智。他所主持编写的《中原油田石油天然气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报告》,为河南的石油化工事业再次做出重大贡献。

高士先后当选为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洛阳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常委。在任期间,他积极为所联系的炼厂职工排忧解难。人们至今记得他为工厂技术干部解决家属农村户口问题所做的艰难而又充满爱心的工作。由于炼厂发展迅速,许多出身农村的技术干部由于妻子孩子是农村户口,又难以转入城镇户口,生活发生困难,致使难以安心工作。高士凭借人大代表的身份,根据这些干部的不同情况与各有关单位联系,不顾年事已高,腰有伤疾,亲自跑动办理,时而一个一个地,时而一批一批地,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这些技术干部家属的城镇户口问题逐一得到了解决。

1999年夏,在玉门油田开发60周年庆典的日子里,海峡两岸当年为抗战开发玉门石油的老油人应邀再次汇聚在石油河畔,高士携妻子吴长筠参加了聚会。这些彪炳史册的耄耋老人用70年的石油生涯和辉煌的业绩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先驱者的人生。高士用他的坚忍、勤奋、无私、质朴、博学、智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品质所奉献给祖国的成就,跻身于这个崇高的行列,成为后来者光荣的楷模。

2005年1月14日,高士驾鹤西行,享年90岁。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