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点

科技产出发力 打破低端形象

时间:2016-02-01 14:40 来源:
科技产出发力 打破低端形象
——中国海工装备加速向高端迈进
 
    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可谓是油气工程领域的技术窗口,代 表着一个国家的最新钻探及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 中国海油深水开发从深水装备、深水技术、深水环境三个方 面不断完善技术储备工作,已经形成一套独立自主的规范体 系。然而进入超深水开发后,国内的很多技术都出现了瓶颈, 比如海底及储层温度成折线式变化,对于钻完井过程中水泥 浆的敏感性要求实现恒流变,而如何做到恒流变,目前全球 只有斯伦贝谢等两三家公司可以做到。由此可见,对于海工 高端技术的积累,中国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继续深化合作开发模式
    深海油气开发是中国传统油气业转进的新领域,同时也 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要求的领域。自1982 年,中国 政府颁发中国海洋石油对外勘探开发合作条例,确立了中国 近海石油勘探开发要走合作勘探开发的道路。纵观全球海洋 油气勘探开发,以联合体参与的形式颇多。著名的世界最大 深海油田——巴西Libra 区块,就是由巴西石油公司、中石 油、中海油、壳牌以及道达尔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开发项目。 一直以来,中国学习、引进大量的国外经验,逐步形成 中国海洋开发技术体系,对中国海洋油气产业的发展起到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姜伟表 示:“目前来看,中国海油已经形成一只具有现代化深水技 术经验的团队,从技术监督、装备管理、装备操作维护方面, 都可以满足自身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海油‘合作开发’ 模式的淡化,无论从海油开发的特点,还是出于中国企业目 前的开采现状,与国内外科研单位、企业等展开更深入的合 作是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必然途径。”
   重视配套技术的科技产出
    海洋石油业所用设备均为大型、专业化产品,其运输、 安装工作都是一项不菲的成本支出。面对并不景气的经济现 状,若从这些配套设施着手,注重技术及产品创新,也能为 企业节省一大笔开资。 以深海设备的安装作业来讲,世界上最重的单根钢缆就 应用在海工系泊系统中,其长度为403 米,直径152 毫米, 整条钢缆约438 吨,创造了世界基尼斯记录。其在运输、安装工作中的挑战不言而喻,缆绳的运安成本也往往超过缆绳 自身的采购成本。帝斯曼迪尼玛亚太区技术总经理刘永乐博 士向记者介绍说:“虽然只是一根绳索,但其中仍体现着高 科技。如果该缆绳由帝斯曼迪尼玛公司采用世界最强的纤维 材料制作,相似直径尺寸,达到相同强度的情况下,其重量 只需70 吨,将实现减重80% 以上,如此所带来的运输、安 装方面的成本支出将大大减少。刘博士所在的帝斯曼迪尼玛 公司就因这样的缆绳与中国海油981 等大型项目工程结缘, 并一举成名,成为海工装备高端配套技术的典范。”
    量体裁衣精细化管理
    对于近年来备受宠爱的深海开发,如今看来也并不乐 观。石油公司、船厂、设备商动作频频,采取措施应对寒冬。 在休斯顿、挪威等地,行业已经看到很多公司采取裁员以 压缩成本的措施。但有专家称,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特殊, 这种大幅裁员的措施并不适用。另外,韩国的一些船厂正 积极提高在设计、工程研发方面的能力,力求以模块化、 标准化的措施降本增效,从而减小过度依赖欧美设计公司 的风险。中国船厂应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着重考虑设计 风险问题,提高独立自主的设计、研发能力,逐步迈向高 端技术行列。 以往,石油公司为减少调度等工作时间,在采购成本方 面考虑得并不多,要求钻井设施功能越强、技术越高端越好。 比如石油公司会将钻井平台及FDSO 并合在一条船上,提 高工作效率,当然成本就会很高。而如今,石油公司为增强 成本可控性,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做足功课,努力提高与服务 商、设备商的合作质量,构建长期合作机制;致力设施采购、 运营操作流程的标准化,以提高效率、控制成本。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