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台”时代□
时间:2016-12-26 10:20
来源:
作者: 秋实
G20 峰会期间,杭州某分论坛有专家称:中国今后将无生意可做,99% 的企业会消失。近期,网上也有类似喧嚣:随着互联网构筑起的商业平台日臻完善,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公司或企业就没有了生存空间……该结论貌似合理,事实果真如此吗?曾经到某企业调研。该企业提出“插线板模式”,即无论主任、经理或普通员工,只要有创意,谁都可以组织团队,成立公司。由此,一个母企业或将诞生数十上百子企业,人人都能当老板。
据说经过实践,成效不错。如此,企业不但没有消失,反倒激增了。企业鼓励员工创业,美其名曰“孵化器”。如果没有这个内部小平台,员工的梦想要照进现实,恐怕不那么容易。其实,早就有先行者在做更专业的“大平台”,比如会展业。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简称:cippe)、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简称:中国制博会)等展览会均在行业中产生深远影响。
企业利用会展平台,展示销售或寻求合作。尽管近年来有种种网络平台的竞争,实体展的业绩和受欢迎程度仍逐年提高。为什么这类性质不同的大小平台,均没有进入专家的法眼?难道只是因为没有冠以时尚名词,无法吸引媒体的眼球,而被无情地无视了?鉴于互联网、交通、通迅的迅猛发展,昔日那种相对封闭的经营模式,被粗暴撕裂或无奈打开。人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区,甚至一个国家,而是放眼五湖四海,七大洲八大洋。平台有大小,未来世界将是平台的天下。拥有者会依靠其强大的力量,撬动项目使企业快速生长,促使社会财富呈爆发式递增。得先机者得天下,中国的领导者似乎对此早有预见。
“一带一路”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如今在“一带一路 " 经济区,随处可见中国建设者的身影。资料显示,我们承包的工程项目已突破 3500 个……假如没有“一带一路”,我们的企业想走出去参与各个国家级大项目大工程,恐怕不会这么顺利。顺势而为,“一带一路”这个大平台功不可没。
据统计,2015 年 G20 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 84.8%。今年 9 月,这些国家元首、重要领导人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绝不会像表面那样,在西子湖畔合张影、聊聊天,背后是国与国之间天量的经济贸易与合作大单。早在 17 年前,聪明的西方人就尝到了大平台的甜头。专家预言企业的消失,是建立在类似互联网信息发展上,由此形成自由职业的兴起和个体的蓬勃发展。然而,平台固然重要,但缺少优秀团队和企业的参与,单凭散兵游勇的个体难成气侯,更莫说成为时代的潮流。
公司或企业绝非只是“中间商”、“中介”这么简单。个体的单打独斗,只能建立在小规模基础之上。若想在“一带一路”或 G20 这种国家级大手笔项目中分得一杯羹,仅靠个体, 无疑于细蛇吞大象, 纵使你三头六臂, 也恐难胜任。在无可阻挡、扑面而来的大平台时代,那些没有特色的企业或将很快消亡,极具个性的个体会有更多发展空间。但更加专业细分化,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更有效率,具备执行浩瀚工程的组织或企业,将会更加强大,并成为最终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