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之路。这条路崎岖不平,但又风光无限,经过几代人拓荒斩棘,如今越走越宽。如何总结和评价改革开放30年来的奋斗史?在全球金融风暴下,制造企业如何突围和持续发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冠军。
波折前行之路
《石油与装备》: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其中,有坎坷,有巨变,有丰绩。请您简要总结一下这段历史。
张冠军: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是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起步阶段。宝鸡石油机械厂是国内最早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958年苏联援建项目——兰州石油石化机器总厂成立,开始进入石油装备制造行列。这两大企业为满足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的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相继进入原油产量增长高峰期,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为了满足油田开发需要,当时由宝鸡石油机械厂负责先后援建了南阳二机厂、江汉总机厂、大庆总机厂、华北机械厂和新疆机械厂等油田机械厂,当时这些厂主要是为油田开发提供装备维修服务。后来,为了满足勘探开发任务快速增长的需要,油田开始加大对油田机厂投入,有相当一部分机厂发展为配件生产厂,有的成为专用设备制造厂。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石油装备制造业进入低迷期,包括宝鸡石油机械厂、济南柴油机厂、宝鸡石油钢管厂以及很多油田机厂出现了亏损,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能相对过剩,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可靠性和竞争力不强。二是受旧体制影响,企业管理观念和发展观念没有及时转变。
这个时期,油田纷纷通过改制或经营承包等方式,将机械制造企业与油气主业剥离。此时,石油工业部坚持对直属骨干企业的管理,并加大投资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大大推动了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经受了之前六七年的磨难,石油装备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走出去到市场中搏击,于是痛下决心,加大内部体制改革和创新。1998年以后,三大油公司不断地加大内部改革重组;而这个时候,正赶上全球石油装备需求高峰期的到来。
2000年以后,国际油价一直高位运行,上游勘探开发拉动了石油装备市场。由于西方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制造能力纷纷转移中国。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抓住了这个黄金期,加大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投入,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增速都在30%以上,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石油与装备》: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日渐壮大,您对这段历史做何评价?
张冠军: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跟宏观发展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技术层面,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走过了由原来的模仿、复制到引进消化吸收,最后到创新的发展之路。市场层面,由一开始起步到快速发展,到困难期,现在又到高峰期,石油装备制造业基本上是波浪形直线式发展。在过去的30年,石油装备制造业走了一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改革激活了企业的市场发展意识,创新推动了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改革创新卅载
《石油与装备》:过去的30年中,改革创新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如今龙头企业的宝鸡石机械有限公司,其过去的发展历程非常典型。能否详细谈谈?
张冠军:我在宝鸡石机械厂工作的20余年中,企业经历了两个较好的发展阶段和一个比较艰难的发展时期。在1997年履职总厂厂长之时,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经济效益下滑,人才流失严重。当时如何扭转企业亏损局面,摆脱困境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宝鸡石油机械厂的扭亏解困工作,尽一切努力挽救宝石厂。在此形势下,提出“以改革求发展,以科技拓市场,以管理求效益”的治厂方略,狠抓内部管理。一是派出去。相继到深圳华为、陕西鼓风机厂、山西永济、河南许继厂等企业取经。二是请进来。请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西安交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陕西鼓风机械厂负责企业改革的副总等人做报告,介绍市场经济,企业如何生存等市场发展知识。三是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经过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1997年底,宝石机械厂实现了收支平衡;1998年开始赢利100多万,之后的数字一路上升。到2003年底,宝鸡石油机械厂由1996年的1.6亿元的销售收入上升到9.3亿元;由当初年亏损千万元到实现利润5661万元;人均年收入由当初的四五千元上升到四五万元,七年间,人均年收入提高了近10倍。
《石油与装备》:制度改革措施激活了企业的生产力,实现了扭亏为盈。接下来,面对市场和管理问题,宝石机械又是怎么做的?
张冠军:企业扭亏为盈之后就研究如何做强做大。市场靠什么,必须靠科技投入,靠制定实施好的科技发展政策。在用人制度上,对科研人员的选用和评审实行动态管理,始终贯彻落实“能者上,庸者下”政策;实行课题招标,绩效奖励……这些措施调动了科研工作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后来大踏步地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宝石机械厂近十年的发展,新产品产值年均达到企业整个产值的40%以上。每年完成几十个科研项目,营销收入由不足2亿元到2008年的50多亿元。
大企业的优势在管理上,但若管理不认真只做表面文章,企业就有很大的风险。大企业的管理难度非常大,比如产品质量管理,抓则好、松则滥;成本管理上,不实行精细管理,多浪费一点,产值和效益很快就没了。改革就是管理,劳动力、资源管理都要跟上。抓好管理,会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推动持续发展。抓不好,有可能会昙花一现。
《石油与装备》:除了宝石机械厂之外,还有哪些鲜活的企业案例?您对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创新有何切身体会?
张冠军:西安石油仪器仪表总厂也是个老国企,曾经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作出过贡献。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到2003年已经资不抵债,为了盘活西仪厂资产,对其进行了重组。
原兰州石油石化机器总厂,是由苏联援建的一百多个重点项目之一,当时钻机制造能力很强,有些甚至超过宝石机械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同样遇到了许多困难,面临生存问题。该厂企业办社会负担太重,没有及时从内部着手进行改革,企业经济效益一天天下滑。兰石厂后来被美国国民油井公司兼并。而宝石厂从那时起开始加快内部改革的力度,减轻了企业的包袱,为后来迅速崛起起到重要作用。
上述案例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企业在发展中有三件大事:改革、创新及管理。哪个企业若抓好这三件事,就能发展、快速发展;哪个企业若忽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就缓慢、不平衡,严重地甚至会倒闭。“练内功”,抓产品,抓技术是制造企业发展的真理。这是30年来我的切身体会。
“练内功”御挑战
《石油与装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有多大?
张冠军: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及装备制造业的的影响已经显现,这点不容置疑。目前对石油装备装备制造业已造成影响,但到底有多大影响,还不好定论。第一,不论世界石油价格是高位还是低位运行,对石油装备的影响大致在半年以后才能反应出来。第二,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本身市场空间很大,今后我国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能源工业和石油装备制造业必然紧跟发展。第三,“三大油公司”一直在加大对上游的投入,包括海洋油气领域,国内还有很多艰苦的地方亟待勘探开发,西气东输二线、中亚管线等输气管线需要投产,我国石油装备市场仍然有增长点。特别对制管厂而言,三五年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影响最大的是石油装备出口市场。随着国外市场的萎缩,出口量在减少,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有可能拉响“价格战”。
《石油与装备》:油价忽高忽低,经济环境诡异叵测,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
张冠军:大环境好,整个行业发展就好;反之,整个行业发展就差。但不能一概而论。在大好形势下,有的企业不一定能抓住发展机遇。而有的企业在环境不好的境况下,仍然能生存和发展,关键是靠“内功”。
这几年是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期,中石油、中石化及地方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都很快。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高油价刺激及勘探开发趋热因素,同时还有其它重要因素。一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大大增强。二是正是有市场经济之初的那一段磨砺,企业才意识到抓内部管理和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对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重视,在机遇面前能抓住时机迅速发展。如果没有这个困难期,整个行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形势。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较西方仍有制造成本上的优势。在国内能源需求不会减弱的形势下,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自身如果不出现问题,还是能生存的。所谓“自身问题”,就是由于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企业容易盲目乐观,忽视内部管理,不紧跟用户和市场开发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搞好售后服务,同时花钱大手大脚等内部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是否有市场,是否有竞争力,最终要看质量、技术和服务是否能站住脚。国际市场虽然萎缩,但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仍然有发展空间,比如在俄罗斯、中亚等市场,一些复杂区块的开发仍然需要装备投入。当前,装备制造企业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技术含量,降低制造成本。练好“内功”,是企业安全“过冬”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惟一途径。
发展是硬道理
《石油与装备》:目前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还有哪些发展上的问题?今后,中石油装备制造业有何发展思路?
张冠军:中国石油装备业面临企业多而小、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中国企业大都热衷于“大”,都不愿做配套产品,以至于主机是好的,但由于个别配套部件跟不上,造成整体质量不稳定。这次金融危机之下,整个装备制造业将面临重组和洗牌。重新洗牌之后,将有可能形成若干个制造企业集团,并形成专业分工。这是发展中必走之路。今后,中石油会继续推进资源重组,减少重复建设,把有限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到高附加值产品上;要控制整个装备制造的总量,防止过热发展。在“控量、提质”发展思路下,企业应思考如何形成专业化配套、在总量控制下如何提高技术水平。
《石油与装备》:国家明年的发展基调是“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这对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意味着什么?围绕“两个资源、两种市场”,中石油装备制造业如何发展?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方向是什么?
张冠军:未来几年国家要投入4万亿,其中,基础设施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因此能源消耗量仍然很大。在新形势下,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优质、性价比高的装备产品,保证国内油气主业的增长和增量。另外,目前“三大油公司”都在向海外扩张,装备跟不上,仍然要吃亏。所以,石油装备企业要继续通过两种渠道,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当前,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提高满足国内油气发展需要的保障能力;二是紧跟国际前沿装备发展方向,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石油的目标是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今后走出去战略不会改变,石油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中石油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将适时出台,方向还是控制投资规模,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走高精端和专业化发展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