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访

TSC:世界海工装备市场的一支劲旅——访TSC海洋

时间:2013-09-30 14:42 来源:

TSC海洋集团,其前身EMER国际集团曾为中国石油钻井装备行业创下许多第一。之后,该集团2005年在香港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成功实现战略转型。迄今为止的短短四年间,TSC凭借为客户提供完整产品链的卓越能力,成为继美国NOV和挪威MH公司之后的全球第三家拥有深水海洋平台装备制造和总包能力的公司。

TSC如何走向成功之路?日前,记者采访了TSC海洋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梦桂先生。

并购重组 打造国际化企业

“我们自十几年前第一次将国外先进科技引进国内,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吸收更多的国外先进科技。” 张梦桂先生告诉记者:“后来注册成立TSC海洋集团,我们就决心把TSC海洋集团做成世界领先的企业,为中国的海工事业提供更多先进技术。” 为了加快公司发展,TSC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并购重组。

TSC的两位创始人都拥有在国内外石油行业连续工作30余年的经历。他们敏锐的眼光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使得TSC在并购重组中稳扎稳打、科学决策,迅速成为了一家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化公司。

技术不分国界。TSC在2006到2008两年间先后整合了英国具有168年历史的Ansell Jones 公司、美国Patriot海洋吊机公司、英国Global Marine Energy公司、美国DeepWater System 公司、郑州海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郑州吉尔传动有限公司等企业。并于2007年完成对世界著名的海洋钻井平台及钻井船的设计公司美国Friede & Goldman,及烟台莱佛士船业、中集集团的相互战略参股,形成了在全球重要油气区的17家主要销售和服务基地和、100多家加盟分销商。一跃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家具有海洋各类平台全部装备制造能力和整包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

重视科技研发

TSC海洋集团十分重视科技研发。“我们在英国、美国和中国设有全资控股的研发中心。在这些研发中心里,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互相交流、协同工作。这些研发中心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发展。”张梦桂说。

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对于众多国际化企业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挑战。TSC管理者尊重不同文化背景,推行人性化管理制度、技术、人才、市场的资源整合卓有成效。据悉,TSC通过国内外技术交流,已研发填补了多项国内海洋工程装备空白技术。这些技术包括:9000米和12000米钻井绞车(3000 HP和4500 HP);高压(7500 psi)大马力钻井泥浆泵(2000HP, 2200HP,3000H);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的49.5吋和60.5吋的转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升降系统和桩腿材料;综合海洋钻井平台电控系统;海洋平台司钻控制房;水下BOP运移和吊装系统;水下采油树运移和吊装系统;升沉补偿系统;张力系统;海洋平台吊机等等。

“TSC根据客户实际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张梦桂先生举例说:“比如,WF2000海上平台使用的泥浆泵,尺寸与重量和现有的1600HP泥浆泵类似,但可靠性高,马力大,可以有效地在气侵时及时用于压井作业,新型快速液力端的更换时间从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活塞杆自动找正装置,避免了由于原厂泥浆泵精度较差造成的缸套早期损坏。” TSC在为客户创造价值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肯定与认可。

TSC海洋集团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令TSC颇为自豪的是该集团为客户提供在船厂以外的基地完成安装设备包调试的全新总包方式服务。“我们将完整的设备包整体运到船厂实行吊装。通过创吉尼斯记录的高达20,000吨的吊机吊装,每台半潜式平台的交货期可提前半年,节约工时约300万小时。对动辄每日高达50万美元左右的费用,半年为客户带来的超额收益就达7500万美元。这种较以往设备商仅负责给船厂提供设备包,然后由船厂自行完成安装、调试的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张梦桂先生介绍说。

世界海工 装备市场一支独秀

TSC海洋集团凭借全球领先资源优势,打破了全球巨头的行业垄断,引领了国内海洋工程装备业的发展,使得全球海工装备制造格局变得更为多极化。为世界海工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动力。

TSC海洋集团注册虽然在开曼,但是两位创始人始终专注地把事业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TSC在中国拥有近十家分支机构。其产品与服务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行业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家国际企业,我们为全世界提供产品和服务,但我们更重视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会为推动中国的行业进步不断努力。”张梦桂先生表示。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