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油田开发项目中,新滩油田 KD32 块既是薄层又是稠油的开发颇具代表性,其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诸多开采难题,而技术人员研发的裸眼筛管完井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开辟了新路径,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新滩油田 KD32 块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开发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棘手的问题。油井井距过大成为很大的制约。许多油藏区域无法有效触及,单井储量控制能力差,无法充分挖掘资源潜力,进而制约了整体开发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常规开采手段表现欠佳。原因在于油层厚度较薄,在开采作业推进时,易对油层结构造成损害,引发油层渗透率的急剧下降。
同时,储量丰度低,单位体积内可采储量较低,致使传统开采模式下产量较低,且开采成本高,经济效益不高。油藏自身特性,尤其是稠油特性,使得开采技术面临更高的挑战与要求,普通技术应用成效不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创新且针对性的技术,能够逐一攻克这些难题,打破现有开发难题,为 KD32 块的原油开采找到的办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采收率。
裸眼筛管水平井采取的技术措施
提高井身结构的合理性极为重要。在新滩油田 KD32 块,依据已完钻直井资料,并综合考虑安全、高效钻井,满足采油要求以及保护油气层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采用了二开井身结构,其剖面类型为直—增—平三段制。
一开阶段,运用 φ444.5mm 钻头钻穿平原组后,下入 φ339.73mm 的表层套管,采用内管注水泥工艺固井,让水泥浆返至地面,以此成功封隔上部松散易塌、易漏的砂砾岩层以及约 400m 深的水层,为井口控制及后续安全钻井营造了稳定的基础条件。
到了二开,使用 φ241.3mm 钻头钻至设计井深,下入 φ177.8mm 套管至水平井段入口点,固井水泥浆依旧返至地面,而水平段则采用 φ177.8mm 精密微孔滤砂筛管,这种筛管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契合稠油热采及防砂的要求。
并且,在裸眼封隔器两端加弹性扶正器,在水平井液压分级箍下端加一个刚性扶正器,进一步强化了整个井身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保障了开采作业能顺利开展。要求裸眼封隔器两端加弹性扶正器,水平井液压分级箍下端加一个刚性扶正器
(图1)。

图1 裸眼筛管完井管柱示意图
筛管的选择是保证油井稳定生产的关键环节。结合已有成功的热采水平井完井工艺经验,充分考量 KD32 块油藏自身的特征、完井要求以及生产方式后,经过细致筛选,确定优选精密微孔滤砂管作为该井的完井筛管。
鉴于水平井采用直径为 177.8mm、壁厚 9.19mm、钢级为 TP110H 的套管进行热采完井,相应地,设计滤砂筛管的基管也采用相同规格。在此基础上,对基管进行钻 Φ10mm 孔的处理,且孔密设定为 200 孔 /m,同时设计精密微孔滤体厚度为 10mm,由此确定滤砂筛管最大外径为 198mm。这样精准的参数设计和筛管选择,使得其能更好地适应油藏环境,有效过滤地层砂,保障油流顺畅通过筛管进入井筒,进而维持油井的稳定生产状态。
科学的钻井液体系应用与管柱配接。一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与转换。在新滩油田 KD32 块开采时,一开运用普通水基般土钻井液体系,它能为初始钻进构建起初步的井壁防护,保证钻头顺利切入地层,满足基本钻井需求。进入二开,地层变为以砂砾岩为主,XC 聚合物混油钻井液体系取而代之。因这种地层特性,需持续补充般土等物质来优化钻井液,增强其携岩能力,使其适应地层变化,平稳开启二开阶段的钻井作业,应对地层特性带来的挑战。
二是关键阶段钻井液性能优化。钻进至造斜段,润滑防卡成为关键任务。及时混入柴油可有效降低摩阻力,保障钻具顺利转向。随着井深增加,摩阻力和扭矩增大,加大沥青类处理剂和降失水剂用量,让钻井液兼具良好流变性与触变性,同时提高含油量并配合固体润滑剂,使润滑性能达优,确保钻具在造斜段灵活运行,避免卡钻,保障施工高效且安全地推进。
三是水平段钻井液的精细把控。入水平段后,采用屏蔽暂堵型聚合物混油钻井液体系。在水平井段 50 - 100m 时,精准调控二开钻井液,将般土含量控制在 4% - 5%,密度稳定于 1.10 - 1.12g/cm³,并加入单项压力暂堵剂和超细 CaCO₃,形成屏蔽暂堵层保护井壁。全程留意补充 XC 等材料,维持井眼净化与井壁稳定。凭借此科学体系,保障施工并为钻井筑牢防线,推动开采进程。
四是完井管柱配接。完井管柱的合理配接同样关乎开采的成败。在 KD32 块,管柱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7in 多功能洗井阀+7in 套管 1 根+7in 滤砂管管串+7in 伸缩式盲板短节+7in 裸眼封隔器(两级)+7in 套管 1 根+7in 水平井液压分级箍+7in 短套管(2m)+7in 套管串(到井口)。这种精心设计的配接方式,使得各部件在开采过程中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无论是在洗井、封隔、支撑还是其他功能方面,都能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工况下的开采需求,保障了油井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开采。
实施效果反馈
截至 2024 年6月,新滩油田 KD32 主体区块应用裸眼筛管完井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在该区块设计的 8 口裸眼筛管水平井全部完钻,平均井深达到 1601m,平均水平段长 332.44m,油层钻遇率平均高达 90.2%,这充分体现了该技术在精准触及油层方面的优势。实际注汽投产 8 口井后,平均单井控制储量达到 12.2×10
4t,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油 15t,与 KD32 主体区块直井相比,产量约是其 3 倍,累计采油已达 18193t,新增产能 3.6 万吨,显著提升了该区块的石油开采量与开采效率,为油田的增产上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油田新钻筛管完井水平井 8 口,实际发生完井费用 1022.038 万元,平均单井完井成本 113.56 万元;若采用常规套管射孔+金属毡滤砂管的完井方式,预计发生费用 1609.286 万元,平均单井完井成本 178.80 万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采用筛管完井方式比常规完井方式节约投资 589.248 万元,平均单井节约投资 73.4 万元,在降低开采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油田的主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总之,裸眼筛管完井技术在新滩油田 KD32 块薄层稠油成效比较显著。其合理的井身结构、精心的筛管设计、科学的钻井液体系与管柱配接,有效攻克了地质难题,提升了油层钻遇率与产能,使产量大幅提高,开采成本显著降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