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202101
P. 55
Enterprise Report 2021 年度行业回顾
磁 性增强识别技术 页岩油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新
有效划分油气藏
的技术方法。
烃流体界面。碳
主 要 技 术 进 展: 利 用 纳 米
氢化合物流体界 活性烃回收技术配合交替注入二
面作为划分不同烃类物质以及地 氧化碳或氮气,形成了最新的
层水的重要依据,对于刻画油气 NAG-HnP 技术,验证了致密储
藏特征、确定油气储量以及生产 层注气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
都具有重大意义。通常碳氢化合 国际石油 应用的可行性。采用了缝网注气
物电阻率明显高于水的电阻率, 循环吞吐工艺,通过多轮次大批
行业十大
因此可以通过电阻率快速识别油 量循环井网注入的方法,能够有
水界面和气水界面;但油气之间 效激发天然裂缝,提高原油流度,
科技进展
具有相近的电阻,因此传统电阻 补充地层能量,有效动用剩余油。
率快速方法不再适用。 采用 EDFM(离散裂缝嵌入)数
主要技术进展:英国伦敦 值模拟技术,建立裂缝精细模型
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针对北海 进行数值模拟与历史拟合,进一
用于推断盆地的演化历史和校准
中部的砂岩储层岩芯样本,通过 步优化注气方案。利用纳米颗粒
石油系统模。
磁化率测定和磁滞测量,成功检 和气体交替注入的协同效应,持
纳 米颗 粒 循环 注 气技 术 提
测到烃流体界面存在磁性增强现 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同时降 53
高页岩油采收率。页岩油通常采
象。在不考虑气水接触前提下, 低界面张力,通过汽化、降黏、
用大规模水力压裂开发,产量递
使用非磁性方法进行独立鉴定, 气驱、补充能量和诱发压裂等多
减很快,初始采出程度低。纳米
气油和油水界面仍能观察到这种 种机理实现提采。
颗粒循环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已
磁性增强。通过研究得知,这种 页岩油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在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开展了规
磁性增强具有两种机制,一是由 在 EagleFord 油 田 应 用 150 口
模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
纳米氧化铁(磁铁矿)和硫化铁 井,单井最高日产油为注气前
的沉积交换作用引起的,二是由 的 2—7 倍,3 年累产油平均提
早期充填和油水接触时油柱顶部 高约 39%,采收率从 8% 提高到
的成岩变化和生物降解引起的。 12%。据美国先进资源国际咨询
磁性增强识别方法优势在于可对 公 司(ARI) 评 估, 目前巴肯、
整段岩芯进行快速高效的磁性测 鹰滩、二叠纪盆地的页岩油采收
量。该方法可用于有效识别油藏 率平均仅为 6.5%,该技术可将页
和故障井中的烃流体界面,还可 岩油采收率提高至 1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