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石油故事

日本在我国东北钻探石油始末 (下)

时间:2017-09-27 15:54 来源:
日本想石油, 想得发疯,找到了扎赉诺尔的油苗,像红了眼的饿狼张口就咬住不放。
 
数千年来,天苍苍野茫茫的呼伦贝尔草原牧歌悠扬,直到 1895 年来了修建中东铁路的俄国考察队才打破了亘古的沉寂。1903 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扎赉诺尔煤矿的矿坑越挖越大,越采越深,有人在乌黑发亮的煤炭中发现像煤又不是煤的伴生物,当时掌握矿权的苏联人没有当回事,而满铁地质调查所的日本人却欣喜若狂。由于扎赉诺尔煤矿当时不在日本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内,满铁必须征得苏联铁路当局的同意才能前去钻探。日本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苏联人的允许就不得而知了,资源调查队成功进入了扎赉诺尔矿区。这段史料有着明确的记载。
 
日本人钻探了十年1930 年,日本人携带的浅井钻机矗立在了扎赉诺尔露天矿坑西侧的边缘地带,以寻找石油为目的钻探准备就绪。踌躇满志的日本勘探队队长新带国太郎布下了4处井位,最浅的一口钻至 153.53 米,最深一口钻到 215 米,取出岩心进行观察描述,布钻在孤山(亦称外山)的第 2 号探井中首先钻遇了硬化的沥青。新带国太郎就此撰写了地质调查报告,他认为海拉尔盆地是最有希望发现石油的地区。
 
1932 年,东北的形势发生了急 剧 变 化, 日 本 关 东 军 悍 然 发 动“9·18”事变,武力占领全东北并胁迫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府。这时候的日本不再把苏联放在眼里,满铁地质调查所再次派出地质学者到海拉尔盆地展开更大范围的石油地质调查。从扎赉诺尔的小孤山(亦称外山)到达赉湖边,沿着伊敏河两岸对海拉尔盆地南部做了油苗踏查,发现裸露的粗面岩及玄武岩中存在沥青,钻了一口 720 米深的探孔, 但未钻遇石油。
 
海拉尔盆地生成石油的踪迹若隐若现,令人日本的地质学者欲罢不能。1935 年,伪满洲国政府出资65 万日元,满铁株式会社出资 85万日元,计划打 14 口上千米深的探井,以此放手一搏。1936 年首先开钻的两口探井分别钻达了 1,114 米,由于遇到了坚硬的地层,两个月没有进尺,钻进不下去而终止。这次钻探依然没有任何收获,但日本人并没有泄气,认为没有选对地方,决定重新确定井位再做深层钻探。1937 年,日本地质学者吉姆笠仓、牛丸吉田等人来到满洲里,他们换了个方向在海拉尔盆地的东部边缘进行油苗踏查,感到呼伦湖畔一带有希望,决定进行坑探和钻探,钻了一口 1,000 米深的探井,结果发现的还是沥青。1940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迫于日本军方的压力,满铁下属的满洲石油株式会社下了狠心,调来一台 R 式旋转钻机,耗费了一年的时间,钻成一口 2,000 米的探井。这次日本人有了新发现,钻到了沥青还钻到了少许粘稠而不能流动的重质原油。但评价结果是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令日本人大失所望。钻探接连受挫的日本人岂肯善罢甘休,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继续进行普查,史料中记载:从 1,938年到 1942 年,日本人在呼伦湖西岸做了两次小区块的重力勘探。资料显示海拉尔盆地的地质复杂远远超过日本地质学者的想象,发现石油的几率实在是太渺茫。日本人在海拉尔盆地断断续续钻探了 12 年,累计钻深浅探井多达 60 口,只见沥青不见油流,再也折腾不起了,1942年沮丧收场,停止了对海拉尔盆地的勘探。
 
阜新盆地的钻探活动东 边 日 出 西 边 雨, 东 北 出 现的油苗似乎也在有意捉弄日本人,当海拉尔盆地钻遇到沥青的时候,一千五百多公里外的阜新盆地传来让日本人兴奋的消息。1934 年在露天煤矿的煤层中发现了“粘性油状物”,燃起了日伪当局南下勘探石油的希望,满铁地质调查所和军方的国防资源调查小组立即派人员前去核实情况, 结果证明真的是原油。日本以为这是天照大神赐予皇军圣战的吉兆,决定在阜新盆地展开石油钻探。1936 年 5 月 8 日,布钻在阜新县政府院内的第一口浅探井完钻,于深 53 米处的页岩层中首次见到沥青,86 米深处再见出现沥青,153 米深的角砾岩地层渗出了黑黝黝黏糊糊的石油。日本人大喜过望,感到日思夜想的油藏就在附近掩藏,决定在出现油状物的土呼鲁煤层中挖掘水平巷道,直接查看含油煤层的走向和分布。根据日本地质人员的判断,1936 年 11 月在土呼鲁矿区竖起钻机,钻成了一口1,000 米深的探井,果然有了更大的收获,在 614~655 米的地层中出现油气显示,取到了 70 升油样;加深钻进到 700~780 米层段再次渗出石油,取到了 60 升油样。
 
日本人陡然来了精神,乐观的认为阜新盆地蕴藏的石油具有投资开发的经济价值,遂之成立了满洲石油株式会社,拟定了 10 年的实施计划,将阜新盆地划分成 6 个区域,进行钻探和开采。但是日本人笑得太早了,他们高估了阜新盆地的产油能力,规划钻探的 5 处地域并不遂愿。日本人在最早发现油气显示的阜新县城,使用 1 台岩心钻机连钻 4 孔,仅见油砂和微量渗出的原油,感到没有希望而放弃。日本人在取得 130 升原油样品的土呼鲁,使用 1 台旋转钻机和 1 台岩心钻机,钻成了 5 口探井。据当年的钻工李振芳说:“进行了 2,000 米深的钻探,油是出在角砾岩中”,但是构不成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流。日本人认为地质构造宏大的清河门出油的希望很大,钻了 400~1,000 米深的3 口探井,结果大失所望,只见油砂未见油流。
 
沙海地区本来就没抱多大的希望,用 1 台岩心钻机钻了 3 孔,也是仅见油砂不见油流。由于在阜新盆地钻探结果不理想,日本人丧失了去义县地区钻探的信心,干脆没有布井。尽管阜新盆地的油脉飘忽不定,日本人还是捕捉到了一线亮光。在东岗营子动用大小钻机 9 台,钻井 26 口,其中有 4 口井喷涌出天然气和少量的石油。遗存的日伪档案资料记载了试油的初期产量:R1井日产油约 500 升、C5 井日产油约2,000 升、C16 井日产油约 1,000升、出油最多的 C14 井,日产量高达 10,000 升,按原油比重折算每天有 7~8 吨的原油产量。1940 年 5 月,日本人正式宣布在阜新发现了油田,强迫伪满洲政府拨款 500 万元,打算以阜新为中心展开详探与开发。日本人在阜新盆地忙活了五六年,发现了微光点点的油气显示,没来得及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可供开发的油田戛然而止。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以后的许多年,阜新东岗营子的 C14 井还在往出渗油,每隔几天可汲取一水桶的产量。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再保护我国东北的油气资源,陷入到太平洋战争泥潭的日本再也没有能力恢复钻探,残留在阜新盆地的那些探井成为侵略者蒙羞的梦魇。
 
当时日本的工业化程度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东北钻探石油的日本人不缺乏智商,亦有先进的技术装备,遗存的日伪档案记载:1939 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在用的钻机有 19 部,其中具备 2,000 米深钻井能力的钻机有 7 部,到 1945 年日本投降时统计在我东北累计钻成可以称为探井的就有 81 口,总进尺达35,200 米。这样的实力为何没有钻探到石油?显然不是装备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不是没找对地方运气不济,而是日本地质学者根本就没有预见到眼皮底下的松辽盆地会掩藏大油田。
 
诸多找油失败的因素最基础的地质调查从路线踏查开始, 并不明确指向勘探某种矿藏。主要是通过区域普查得到的地质信息,优选出有利于含油气的地带进行远景评估。日本的地质学者基于当时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轻视了黑土覆盖的松辽平原具有蕴藏石油的可能性,一门心思在发现油苗的扎赉诺尔和阜新盆地使劲,犯了理论指导的方向性错误。原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杨继良,在《大庆油田的发现过程》一文中写到:松辽平原、三江平原、下辽河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在地表上出露岩石很少,很难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在日本人侵占我国东北的时期,他们在辽宁省阜新地区和内蒙古呼伦湖畔的扎赉诺尔地区进行过石油地质调查并打过一些地质钻孔,没有获得较好的成果。因而曾在东北工作过的一些日本地质工作者 (如桐谷文雄等),对在东北地区找油提出了希望不大的看法。主要依据是东北地区缺少没经变质的海相地层和缺少与陕西延长地区产油层相当的三叠纪地层。
 
1896~1903 年俄国人艾·阿涅尔特曾经描述过在哈尔滨、呼兰一带出露的产状平缓、以泥岩为主的沉积地层,一些日本地质工作者,如桐谷文雄等人,在 1950 年出版的《东北矿产志》中,根据海相地层不发育和不存在与陕西省延长县产油层相当的三叠纪地层,认为在东北地区找油希望不大。
 
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世界各地发现的油气田绝大部分是在海相沉积的地层中形成的,所有国家的油气勘探初始阶段都是依据出露的油苗,在附近地带钻探追踪油藏。日 本人也不例外,他们的地质学者也是西方地质权威的徒子徒孙,秉承师傅的衣钵, 沿袭传统的找油方式,在扎赉诺尔和阜新发现沥青油苗的诱惑下,大张旗鼓钻了 81 口探井。满以为会像 1936 年苏联人在新疆发现独山子油田、1937 年中国和美国人联合在玉门发现老君庙油田那样,依据油苗顺藤摸瓜在东北也能找到可供开采的油田。结果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出露的油苗并不是处处显灵,日本人信奉的石油地质理论在东北苍白无用。
 
正当扎赉诺尔和阜新盆地的勘探步步深入的时候,日本人迫不及初,日本联合舰队配合陆军迅速占领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南洋诸岛,那里有现成的大油田,虽然地面破坏,但是地下的油藏没有受到丝毫伤害,只要钻井就可以出油。为了在占领地尽快恢复油田生产,日本军方把在中国东北的钻机连同工程技术员一股脑全部调往南洋,釜底抽薪的结果导致海拉尔盆地的钻探停止,满洲石油公司孕育的阜新开发计划也随之流产,也正因于此,东北的油藏才能留存给中国人民。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