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石油故事

何谓“一场会战十三路”(下)

时间:2022-12-21 16:40 来源: 作者:宫 柯
1960年5月,石油大会战在萨尔图草原誓师启动,生产试验区的第一批采油井喷出的原油储满了临时挖掘的土油池,因为没有电力建成的转油站无法投产。这时候水电部派出的发电列车昼夜兼程,匆匆赶到了萨尔图车站的铁路专用线。

水电部应急供电
列车发电站隶属于水电部列车电业局,是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和战备所需的应急发电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数量有限,造价昂贵,每一列都是国之重器。鉴于当时国家急需石油的紧迫形势,水电部首先派出产自捷克斯洛伐克,装机容量2500千瓦的34号列车电站前来支援,6月25日开始供电。随着油田开发的进程一列发电列车输出的电能远远不够用, 1961年水电部增派36号列车发电站赶赴萨尔图,5月9日并网发电。1962年,水电部又将从瑞典进口的31号和32号两列装机容量6000千瓦的发电列车派往大庆支援会战。四组发电列车会师萨尔图火车站东道口,联袂供电的场面蔚为壮观,可谓及时雨、雪中炭,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31号列车发电站在大庆油田连续供电12年。

列车发电仅是应急措施,为解决大庆地区长期稳定供电的问题,1960年水电部首先扩建临近的富拉尔基热电厂,责成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处架设高压输变电线路,冒着冰雪严寒冬季施工,1962年7月29日,将国家电网引入了百里油区。1963年7月1日,建在大庆的第一座火力发电厂破土动工,设计两台装机容量1.2万千瓦机组,初期定名安达热电厂,1964年2月28日建成投产时改称龙凤热电厂。这座发电厂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以原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虽然装机容量不算大,却是大庆油田热电联供的开端,既保障了炼油厂如期投产和日后运行,又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急需的动力。20世纪70年代,水电部又在大庆油田的南部建设了第二座火力发电厂,定名为新华电厂。在十三路会战大军当中,水电部是当之无愧的光明使者。

建工部铁军参战
隶属于国家建委领导的建设工程部,专项承担国字号重大工程施工,简称建工部。1960年8月,接到在大庆建设现代化大型炼油厂的任务,设计蓝图还没有出全,施工队伍已经匆匆上路。这支队伍久负盛名,曾是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械厂的主力,被誉为“工业建设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的建工部一局。此时,正在四川德阳建设第二重型机械厂,建工部从中抽调一万余人,组建成六局立即返回东北。由于炼油厂最初的选址拟定在昂昂溪,后改为建在安达与萨尔图之间的荒地,因此建工部六局的落脚点经历了一番折腾,1961年5月最终确定在仅有几十户人家的龙凤安营扎寨。

1962年4月1日,建工部六局在炼油厂建设工地召开动工誓师大会,力争在两年内完成一期工程1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的全部土建和设备安装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六局职工不愧是建设铁军派生出来的劲旅,在建设龙凤炼油厂的会战中提前半年建成了一期工程。1963年11月6日宣告: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独立施工的炼油厂一次投料试车成功。1963年12月上旬,第一列满载成品油的油罐列车汽笛长鸣,徐徐启动,结束了大庆油田只能输出原油的历史。

此后,建工部六局继续承担龙凤炼油厂的二期建设工程,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原油加工能力由100万吨提升到250万吨。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炼油新装置高质量一次安装到位,创造了炼油新工艺五朵金花中的三朵绽放大庆的佳话。从而使龙凤炼油厂不仅能够生产常规的民用油,还炼制出了国防急需的航空汽油、煤油和抗高寒润滑油。建工部六局为我国高档成品油不再依赖进口,建立了开创性的卓越功勋。

松辽石油会战期间,建工部派来的基建施工队伍是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完成工程量最大的主力军。直到1968年,建工部六局的主体队伍才陆续调往湖北十堰,转战第二汽车制造厂和江汉炼油厂的建设工地。留在大庆收尾的队伍始终没有走,现已改称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建安公司,总部仍然设在龙凤,是大庆地区为数不多,具有一级建筑安装资质的明星企业。

交通部筑路保运
松辽石油会战开始的时候, 800多平方千米的油区到处是草原和沼泽,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交通运输严重受阻。石油会战尚未全面展开,交通部就责成黑龙江省交通厅抢修日伪时期兴建的绥满公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段,同时规划设计了安达至大同、安达至萨尔图、萨尔图至大同、萨尔图至喇嘛甸4条主干公路,总长度200多公里。由于紧急施工,当时只求能够通车,不求路面质量。

大庆地区不产沙石,为解决筑路所需要的原材料,黑龙江省交通厅在西部的碾子山、东部的阿城一带开辟了多处采石场和采沙场,通过铁路运往大庆。短途转运完全靠从周边各县动员的上万名民工,赶着骡马大车,日夜抢运各类物资。陈毅元帅曾说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松辽石油会战也可以说是农民用骡马大车拉出来的成功。此外,黑龙江省交通厅还调集了300辆载重汽车,在安达县城设立了转运站,协助石油部门疏散积压的物资。

石油大会战的后勤保障离不开公路运输,如今大庆版图内的安大路、萨大路、东环线、西环线以及安达县城至喇嘛甸镇的公路,都是石油会战初期建设的路基,初步形成了三纵一横、南北通达、东西相连的干线公路网。1962年建成通车的公路累计长度已经达到300多公里,这些道路的及时竣工,为大庆油田的详探和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在支援大庆油田建设的十三路大军中,交通部门新建和扩建的道路是保障石油会战有序进行的生命线。

其他各部排忧解难
其余各部虽然没有派队伍直接参与松辽石油会战,但是从物资装备、生产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冶金部生产的钢铁和有色金属是石油会战所需的大宗原材料,会战尚未打响,冶金部就将库存的1.8万吨钢材和300吨钢丝绳提前调拨给石油工业部。随后增补生产计划,为油田建设加工各种型材、管材,尽最大可能满足会战需要。中央工业部和一机部按照国务院的指令,将刚下线的100辆解放牌载重汽车、60台拖拉机、50台机床、2台压路机、6000套轴承和一批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先行调给石油工业部。同时追加生产计划,赶造石油会战急需的各种机械配件。

化工部不仅为大庆炼油厂的建设提供设计上的帮助,还承担了一批石油化工装置和部份机泵、阀门的加工制造任务。林业部就为解决油田建设所需要的木材,指令黑龙江省林业总局将已经装车运抵南岔火车站的多列原木统统发往大庆,为建设干打垒住房保障会战队伍安全过冬提供了木材保障。商业部千方百计筹措商品供应,从就近市县的批发站调集日用百货和副食品,用货郎车送达会战前线。1960年冬季来临之前,为让会战的石油职工每人都能戴上一顶抵御严寒的狗皮帽子。黑龙江省供销总社紧急征收狗皮,各县乡村的干部想尽办法完成任务,保证了四万顶狗皮帽子按期发放,因此大庆周边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只闻鸡鸣,听不到狗吠。

石油钻探和开发所需要的专用管材和特种设备,当时国内还不能生产,必须从国外进口。外贸部动用外汇储备追加采购计划,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引进了欧美、苏联、日本等国制造的石油专用产品、科研装备和精密仪表。邮电部为保证通讯畅通,为石油会战指挥部开通了长途电话专线,同时对已有的老旧通讯线路进行升级改造。还从各县抽调了一批电讯专业人员,充实到油田的通讯部门。会战之初,石油工业部机关一多半的人员在大庆办公,三天两头要召开全国性的电话会议协调工作,保障了中枢神经的指令上传下达。劳动部为补充油田建设技术工人不足的短板,从哈尔滨市以及松花江、嫩江、合江、牡丹江地区各工厂先后抽调了1600余名娴熟的技工支援大庆。在国务院的统一指挥下,十三个部的鼎力支援为松辽石油大会战的开局,奏响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序曲。

解放军雪中送炭
松辽石油会战尚未开始,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就感受到了人力不足的压力,向中央军委请求支援。老帅们大开绿灯,将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当年退伍的3万士兵和7000名转业军官分配到石油工业部,这些去掉了军衔仍然穿军装的转业官兵被称为“黄师傅”,他们把解放军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了油田建设的各个角落,在会战初期的4万人当中占了绝大多数。沈阳军区还派出现役部队到施工现场承担了一些急难险重的基建任务,最为艰巨的输水管线工程就是解放军部队的杰作。当时,萨尔图生产试验区急需从喇嘛甸水源地抽取地下水保证投产,解放军部队开赴工地,官兵们头顶烈日,脚踏污泥,完全凭人力一锹一镐,以最快的速度挖通了十几公里长的管线沟,将第一股清泉引向会战的中心萨尔图。这条管道后来命名为“八一”输水管线,部队指挥部驻扎的地点命名为“八一新村”。

1960年,国家的经济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会战所需的物资严重短缺。为了支援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空军司令员亲自下令将库存的电焊条全部拿出来支援大庆。饥荒袭来,粮食供应锐减,由于吃不饱饭许多会战职工浮肿,刚刚转业到油田的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政委季铁中向老部队求援,带回了几万斤黄豆,缓解了疾病蔓延。沈阳军区还赠给大庆油田一批枪支弹药,抽调部队转业的神枪手组成了一支狩猎队,到内蒙古草原上捕杀成群流窜的黄羊,为缺乏营养的会战队伍补充蛋白。解放军对松辽石油会战的支援可谓雪中送炭,尤其是三万多名转业官兵加入到会战行列,成为日后油田各系统的骨干。

黑龙江省全力以赴
对松辽石油会战支援最大的是黑龙江省,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向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郑重表态,要当好石油会战的后勤部长。责成副省长陈剑飞担任支援大庆领导小组的组长,省委派组织部副部长曲常川到刚成立的安达市任第一书记。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十分紧张,为保障数万人的吃饭问题,省政府不仅把库存的15万斤粮食全部供应油田,还在五大连池地区划拨了2万余亩荒地,后来增加到10万亩,交交付大庆油田开垦,建成了自产粮食的北安农场。1962年,为解决油田开发占用牧场草原的矛盾,“牛给油让路”,动员当地牧场职工和居民迁出了油区,陆续将80余万亩土地无偿划给大庆油田使用。这些在相关档案中记载的数据,充分证明了松辽会战不是石油工业部孤军奋战的历史,而是一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壮丽凯歌。因此,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不止一次地告诫下属不要忘记:“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大力支援的结果。”铁人王进喜生前也曾说:“离开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离开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援,我们啥也干不成。” 叶帅诗中盛赞的“一场会战十三路”仅是一个概略性的笼统表述,为松辽石油会战做出间接贡献的还有许多未提及到部门,可见打赢了石油翻身仗是倾举国之力、团结协作的壮举。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