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40美元,直逼150美元大关,为此引发业内热议。此波国际油价异常暴涨的主要原因是俄乌战争。从2月24日俄乌战争正式打响后,欧美国家就近一步采取制裁俄罗斯的措施,尤其是能源制裁。开战三天后,2月27日,欧盟、英国、美国、加拿大发表共同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对俄罗斯各类商品的出口要进行打击,重点包括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由于,俄罗斯的经济严重依赖油气出口,仅2021年燃料和能源产品在俄罗斯出口结构中的比重就达高达54.3%。油气出口收入在俄罗斯政府预算收入中更是占到了三成。所以如果对俄罗斯油气能源出口成功实施了封锁,势必严重影响俄罗斯经济。为此,最终导致了国际油价迅速蹿升至140美元。
俄罗斯的油气能源不可或缺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2021年原油产量约为5.2亿吨,排名世界第三,天然气产量为761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18%,仅次于美国。同时,俄罗斯油气储量厚实,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1078亿桶,排名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伊拉克之后,位居世界第五,占世界剩余探明石油储量的6.2%,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更高,为37.4万亿立方米,世界第一,占世界剩余探明天然气储储量的19.9%。
上述数据说明了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丰富和世界能源占比。下面的数据则更能说明为什么世界离不开俄罗斯能源。目前,欧盟大约有57%到60%的能源消耗依赖于化石能源进口。尽管可再生能源产量在不断增加,但欧盟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90%,石油对外依存度97%,煤炭的对外依存度70%。在天然气领域,2021年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到欧盟进口天然气总量的45%。除俄罗斯外,欧盟还从挪威(23%)、阿尔及利亚(12%)、美国(6%)和卡塔尔(5%)进口天然气。除了天然气,俄罗斯还是欧盟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和煤炭供应国。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占到欧盟进口量的27%。这还不包括俄罗斯出口到亚洲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出口到中国、印度和日本的油气资源。
英美强势禁止俄罗斯能源出口
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行政令,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和某些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禁止美国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新投资;禁止美国人资助或支持在俄罗斯投资能源公司等。同时,拜登表示为减轻因能源价格上涨给美国家庭带来的压力,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和化石燃料的依赖,今年将释放超过9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此消息一出,国际油价从110美元/桶涨到接近140美元/桶仅用了五天。英国政府也紧随其后,声称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油气能源。有消息称,为了阻止俄罗斯能源出口,美国政府还试图拉拢受其长期制裁的委内瑞拉,促使委内瑞拉加大石油生产与出口,从而换取减少经济制裁。不难看出,美国正加紧抢夺俄罗斯所占的能源市场份额。
但事态并不像美国预期的那样,欧盟国家对此态度不一,例如德国政府就公开表示,不会效仿美国和英国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德国三分之一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超过50%煤炭也来自俄罗斯,如果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德国经济将陷入停滞。亚洲的印度也明确了要加大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以极其优惠的价格拿到俄罗斯的石油。
应对制裁,俄罗斯也采取了反制措施,3月23日普京宣布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改为卢布结算,随即卢布汇率大涨,3月23日当日卢布兑美元汇率上涨10.02%,卢布兑欧元汇率上涨10.24%,这也是2014年以来卢布汇率的最大涨幅。美国一直希望尽最大可能打击俄能源出口。但由于欧洲对俄能源的依赖,能源也成为了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的最有利工具。如果欧洲坚决不用俄罗斯天然气,那么这种情况对于俄罗斯而言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但事实上欧洲也做不到短时期内不用俄罗斯的能源!
美国进一步打开欧洲天然气市场
美国联合西方多国再宣布对俄能源出口制裁措施后,欧洲能源价格大幅走高,基准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合约报价一度突破340欧元关口,按能源当量换算相当于每桶600美元的油价,地区经济面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滞胀冲击。欧盟此前宣布将在年底前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减少三分之二,供应缺口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近期,欧洲与卡塔尔就签署了LNG供给协议,目的就是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但业内人士认为,即使这样,2022年欧洲仍然无法摆脱俄罗斯的天然气,毕竟LNG进口接收终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设完成的。美国在与澳大利亚、卡塔尔等传统供应商的竞争中占据了先机,仅1月份美国LNG对欧洲日出口量达到65亿立方英尺,预计第一季度美国天然气出口收入将超过300亿美元。而2021年俄罗斯全年天然气出口收入才550亿美元。
目前,墨西哥湾码头已经挤满了准备出航的液化天然气轮船,目的地就是欧洲!美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商Cheniere Energy等美国主要能源企业近期与欧洲多国签署大量LNG销售协议长期协议,因此成为最大受益者。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今年1月,欧盟收到的美国天然气量是俄罗斯管道输送量的五倍,这是历史上美国首次超过俄罗斯的输送量。
能源巨头不会撤出俄罗斯
在与西方关系仍然融洽时,俄罗斯吸引了世界多个能源油巨头来投资。能源巨头通过投资俄罗斯油气勘探开发可以增加自己的资源量,如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和壳牌集团、中石油集团在内的大型石油公司都在俄罗斯有大规模投资。目前国际能源巨头虽有所表示要退出俄罗斯油气市场,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未有实质性行动!
例如,Bp约9%资产净值的风险敞口在俄罗斯,Bp持有俄罗斯石油公司19.75%的股份,Bp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拥有东西伯利亚Taas-Yuryakh石油项目20%的股份。Bp还拥有俄罗斯Kharampur项目49%的权益,Kharampur是一个成熟油田。俄乌交战后,Bp虽最先公开表示,将出售俄罗斯石油公司近20%的股权。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政府向Bp进行了施压,要求其出售这些股份。为此,Bp将面临25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包括出售价值140亿美元的俄罗斯石油公司股份,以及外汇损失。
2月28日壳牌宣布将退出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及相关实体的合资企业,包括其在萨哈林2号液化天然气设施中27.5%的股份、Salym石油开发公司和Gydan能源公司中各50%的股份。萨哈林2号是壳牌在俄罗斯最大的投资项目。壳牌拥有萨哈林2号合资企业27.5%的股份。萨哈林2号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以出口为导向的油气项目之一,也是俄罗斯第一个海上天然气项目。萨哈林2号供应量相当于全球LNG市场的约4%,出产LNG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中国。中国、日本、韩国是全球排名前三的LNG进口国。
挪威能源集团也表示,在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之际,它将开始剥离其在俄罗斯的合资企业。挪威能源集团是在BP之后第二个宣布退出俄罗斯的欧洲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也有庞大的投资。埃克森美孚俄罗斯资产的估值为40亿美元,最重要资产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Sakhalin-1萨哈林油气项目(30%的股份)。
道达尔能源集团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俄罗斯能源市场。3月23日道达尔能源集团总裁布雅内尔表示,法国不能放弃俄罗斯的天然气,如果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相当一部分欧洲经济活动将停滞,但暂时不会投资俄罗斯新的油气项目。
通常而言,贸易商会利用局势动荡,通过贸易操作规避制裁获益。但目前还不清楚大型大宗商品贸易商在俄罗斯的资产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制裁。在以往的历史中,贸易公司从局势动荡中获益,从对立集团的交易中寻找高额回报的机会,并能够成功规避风险。目前各能源巨头撤资宣示更像是迫于压力的表态,当前市场情况下,如此巨额的资产一时也难以找到接盘方。不仅如此,俄罗斯也不会允许外资以这种方式撤离,如普京政府刚上台时就曾强制没收本国油气大亨的群油气资产。
欧盟的油气能源替代计划
3月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名为“REPowerEU”的计划大纲,目的是让欧洲在2030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的化石能源依赖。虽然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渠道多元化,但目前整个欧洲的天然气库存水平低于30%,潜在的风险很大。仅2022年1月,欧盟的LNG进口了就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100亿立方米。REPowerEU计划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依赖,那么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就是必不可少的。
3月22日,根据欧盟国家领导人峰会声明草案,欧盟领导人将在峰会上同意在2022年冬季之前联合采购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氢气。一直以来,欧盟近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近期,欧盟决定减少俄罗斯天然气使用量,此举将需要从卡塔尔和美国等其他天然气供应国扩大进口。但一些欧盟成员国如西班牙也在担心这一举措能否为接下来的能源短缺带来效果。
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欧盟从美国、挪威、卡塔尔、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埃及、韩国、日本、尼日利亚、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进口了管道天然气和LNG,弥补了部分缺口。欧盟还将通过生物质甲烷和绿氢来弥补部分天然气缺口。根据REPowerEU计划,欧盟将在2030年实现35亿立方米的生物质甲烷产量,欧盟还将通过节能、能源替代的方法减少欧洲天然气消费量,节能措施将节约25亿立方米。
氢能方面,欧盟计划到2030年用1500万吨绿氢提到25亿到3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其中1000万吨进口绿氢,500万吨为欧洲本土生产的绿氢。而充足的绿电和绿氢可以加速工业脱碳,减少工业天然气的消费。总的来看,通过REPowerEU计划,欧盟计划削减至少15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这相当于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总量。乐观预计,其中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替代可以在一年时间内实现,彻底结束欧盟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石油和煤炭方面目前尚不清楚欧盟的替代方案。
总之,美英想完全禁止俄罗斯的油气能源出口基本不太可能实现,但抢占俄罗斯的油气市场份额还是能够达成的。对于夹在美英俄中间的欧洲才是本次能源危机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