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访

民企造船:战略驱动国际市场

时间:2014-02-22 11:32 来源:

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崛起于十年前,2004年中国造船产量已超过850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15%以上。2010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首次同时跃居世界首位,份额均超过40%。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整体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具备了较高的自主开发能力。

在过去八年时间,中国造船企业总数已达几千家,以制造散货船及集装箱船等商业用船较多。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造船业可能面临市场重新洗牌,70%船厂将面临船只售价低、成本高及订单逐渐减少、融资困难等问题,尤其是没有经历过批量生产的中小型造船厂,问题将更为严重。

未雨绸缪 度过料峭寒冬

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小雷认为,目前中国造船市场仍身处在“战国”时期,伴随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未来必然向“三国”演变。优质资源配给,劣质资源淘汰,将会创造更高效益,而今年对于很多造船企业来说是将是一个寒冬。

太平洋造船集团同样将面临未来市场的挑战,不同于其他船厂,太平洋造船集团2011年截至11月中旬,已新获海工船订单37条。到11月中旬为止,该集团已成功交付海工船订单112条。未来三年仍有83条海工船只等待交付,其他新订单只好后延。

太平洋造船集团在严寒中傲立群雄并不是偶然的结果。早在八年前,梁小雷就与其团队对太平洋造船集团旗下浙江造船公司和扬州大洋造船公司的定位进行过深思熟虑,以战略驱动企业发展,同时对产品结构进行重新布局。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最终才具备今天如此强大的船只交付能力。其自主设计的如皇冠63(63,500DWT)散货船、海工船SPA80锚作拖带供应船、SPP35平台供应船等船型,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梁小雷坦言,太平洋造船集团是国际造船市场中的新秀,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我们相信通过国际资源配给、项目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一定能成为国际优秀的造船企业。”

错位竞争 民企生存之道

船舶制造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有业内人士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针对海工装备的扶持政策,将使海工装备产业的龙头公司直接获益。

对于民企造船而言,如何在中国的船舶制造市场立足,梁小雷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错位竞争是民营企业生存之道,继而才能给股东创造出效益,以求更大发展。作为太平洋造船集团旗下的两家船厂,战略定位不同,大洋造船厂直接面对卖方市场,比品牌成为该厂的市场战略。大洋造船公司所生产的船舶系列最长,尤其是其油耗和绿色环保方面,通过5年努力,如皇冠系列中,新一代产品皇冠63,63,500DWT散货船,载重比市场现有的58,000DWT级散货船增加5千吨(9%),油耗却减少13%。对于当前形势下的船运公司来说,营运每天至少可节省约2,000元美金。目前,大洋造船公司首制Crown63在手订单试航也将于明年初进行,一旦全部投入使用,将给市场带来新的亮点。

“当前时代船东都非常谨慎,反而是那些投资者对有发展前景的造船公司感兴趣。”梁小雷告诉记者,大洋造船厂是一个战略驱动型的公司,他们会认真研究未来中长期战略性船型、指标,并致力于聚焦技术能力达到这些目标,关键时刻能拿出市场最需要的东西。这种战略思考同时要与战略性投资结合起来,与金融服务相对接。

整合高端技术

实现自主自立

梁小雷指出,浙江船厂在船舶市场中比拼的是手艺。对于海洋工程船舶而言,大部分船厂都承接定制。浙江造船厂定位于国际市场,海工船70%的设备都来自西方国家。

据了解,太平洋造船集团在挪威成立其分公司,旨在从概念设计到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再到生产设计上,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浙江造船厂形成联动,利用美欧前沿市场和研发,用当地资源对西方优势供应链技术进行整合。

太平洋造船集团起步较高,未来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他们需要大量技术和人才。挪威分公司的成立,为太平洋造船集团在深入发展和各方面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摇篮,并能够有条件逐步接近核心技术。如何将打包好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拆包,将是一个大工程。“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将每个包都拆开,实现技术自主自立” 。

具有几十年历史的浙江船厂2003年进行改制,成为太平洋造船集团一份子后,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以专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船赢得市场。梁小雷认为,“作为民企造船企业,不应与目前国内两大集团直接竞争,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民企应该发挥自身‘灵活、细分市场、成本控制’等优势,将细分市场做到极致,就一定拥有自己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企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坐标”企业。浙江造船厂也不例外,梁小雷向记者介绍说,从项目管理到流程再造,浙江造船厂和大洋造船厂都曾先后选定过标杆企业以促进自身进步。今后,外延型增长将是太平洋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太平洋造船集团不以‘企业做多大、造多少条船’为发展目标,而是将细分市场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集团今后的发展目标。”

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网 世伟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伦贝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