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202202101
P. 64

2021 年度行业回顾              Enterprise Report






              全 球 首 套 超重 力 硫酸 烷 基

          化新技术工业试验成功。中石油
          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 1000 吨 /
          年超重力硫酸烷基化示范装置在

          辽阳石化公司一次开车成功。烷
          基化油是生产国Ⅵ以上汽油的关
          键理想组分,该技术的成功应用,
          为更高效地实现汽油质量升级提
          供了又一技术利器。主要技术进

          展:首创了超重力烷基化大型反
          应器。创新设计了兼具强化传质

          与瞬时撤热功能的反应器新型结
                                            原料多元拓展、产品质量升级和                    耗降低 10 千克标油。“捕焦 +
          构,实现了微观反应场所的酸烃
                                            绿色低碳能力等方面特色突出。                    气浮 + 聚结”组合除焦除油工艺,
          传质与温度控制,满足低温下高
                                                百 万吨 级 乙烷 裂 解制 乙 烯            保证了工艺水品质。脱乙烷塔与
          选择性、高转化率定向反应。自
                                            成套技术工业应用成功。中石油                    裂解气压缩机热泵工艺,两级膨
          主设计了千吨级超重力烷基化反
                                            自主开发的乙烷制乙烯技术成功                    胀机制冷和高效回收乙烯工艺,
          应系统,巧妙实现第二反应区和
                                            应用于长庆 80 万吨 / 年和塔里木               降低综合能耗。废碱氧化 + 蒸发
          第一反应区内低温耦合控制,达
                                            60 万吨/年乙烷制乙烯国家示范                  结晶工艺技术,实现了废碱液近
          到了两种烯烃原料、不同主反应
     62                                     工程,并一次开车成功,填补了                    零排放。
          速度下的最大化反应协同和烷基
                                            国内空白。该技术引领了国内天                         上述乙烷制乙烯国家示范工
          化油生产效率与质量最优的工艺
                                            然气资源的高值利用和产业链增                    程不仅实现了我国自主乙烷裂解
          策略。
              新技术示范运行期间,醚                   值,巩固了中石油在乙烯行业的                    制乙烯技术工业化应用零的突破,
          后 C4 的烷基化油辛烷值稳定达                  技术优势地位。                           而且国产化率高、投资成本低,
          到 98.5—99.0,相比国内外提高                   主要技术进展:20 万吨大型                与石脑油制乙烯比,投资成本降

          2~3 个单位;反应酸耗 42 千克 /              气体炉工业化应用处于国内领先                    低约 30%。同时,这两个乙烷制
          吨,在硫酸法同类技术中同比节                    水平。乙烯收率大于 83%,达到                  乙烯项目每年分别副产 4 万吨和
                                                                              3 万吨氢气,未来可引领氢能综
          约 40% 左右。新技术原创性突破                 国际先进水平。采用强化传热炉
                                                                              合利用的发展。 P+E
          了传统技术瓶颈,高质量完成技                    管,清焦周期可达 140 天以上。

          术迭代升级,开辟出比肩国际先                    采用高效三级裂解气急冷换热器
          进水平的硫酸烷基化技术路线。                    回收余热,节能效果明显。采用

          该技术可满足单独设计以 C3、                   中石油裂解炉烟气 SCR 脱硝技
          C5 烯烃为原料的烷基化路线,可                  术,NOx 含 量 降 低 70% 以 上。
          以进一步优化炼厂加工结构,在                    原料增湿塔配汽技术,吨乙烯能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