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2202101
P. 62

2021 年度行业回顾              Enterprise Report






              主要技术进展:在速度建模

          与成像方面,以匹配静校正代替
          常规静校正,在全球率先实现了

          近地表与中深层速度整体建模并
          初步智能化;从地表小平滑面出
          发开展叠前深度偏移,提高速度

          模型保真度和叠前成像精度。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储层与流体                    但其“四性关系”复杂,识别难
          定量预测方面,突破了复杂孔隙                    度大,解释符合率低,国内外尚

          介质岩石物理理论模型和叠前弹                    没有相应的评价方法、技术与标
          性参数反演两大难题,实现岩石                    准。为此,中石油历经七年攻关

          物理分析与叠前储层参数预测、                    研究,创新了测井处理方法与解
          流体检测的有机统一,形成复杂                    释标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
                                            展,形成了评价技术体系。                      直接节约费用 3 亿元以上。
          多孔储层多尺度预测、多域烃类
                                                主要技术进展:原创了低饱                       CGSTEER 旋转地质导向
          检测及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等特
                                            和度油气层成因机理分析技术,                    钻井系统推动非常规油气开发
          色技术,引领技术发展方向。
                                            有效指导饱和度分布规律评价研                    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旋转地质导
              iPreSeis 软件已安装 373
                                            究。基于研发的核磁共振测井的                    向钻井系统是非常规油气开发必
          套,并成功推广应用。支撑了塔
     60                                     可动水饱和度计算与孔隙结构表                    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利器,技术含
          里木、新疆、辽河、长庆、西南
                                            征处理新方法,创建了油相和水                    量高、攻关难度大,国内长期处
          等油气田 16 个复杂领域风险和
                                            相渗透率测井计算新方法,明确                    于“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被
          预探目标论证,钻前预测符合率
                                            了不同成因低饱和度油气层的油                    动局面。中国石油联合航天科工
          稳定在 90% 以上,为长庆长 7 页
                                            水赋存与产出规律。建立了不同                    集团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岩油 10 亿吨级地质 储量、辽河
                                            储层品质的含水率计算模型,突                    自主研发成功 CGSTEER 旋转地
          雷家—曙光 7369 万吨控制储量、                破了压裂产能测井预测精度差的                    质导向钻井系统并实现规模应用。

          四川金秋气田沙溪庙 770 亿立方                 瓶颈。该技术已在鄂尔多斯、松                         主要技术进展:突破了导向
          米天然气探明储量、塔里木中秋                    辽、渤海湾和柴达木等盆地 3600                 模块设计与制造、非接触电能 /

          1 构造 593 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                余口井规模应用,解释符合率由                    信息传输等六大关键核心技术瓶
          储量等储量落实提供了技术保障。                   攻关前 60% 左右提高至 80% 以               颈。独创了平衡趋势造斜率预测
              低 饱和 度 油气 层 测井 评 价            上,发现工业油层 1700 余层、                 模型,造斜能力突破 12.5 度 /30

          技术创新突破增储上产 效果显                    累计厚度 4200 余米,有力支撑                 米。突破了狭小空间电路优化和

          著。低饱和度油气层广泛发育,                    了低饱和度油气层领域的规模高                    抗振结构设计,保障了优质储层
          已成为勘探开发重点领域之一,                    效储量提交。减少试油 700 余层,                钻遇率。优化了磁干扰补偿模型,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